本月21日,曾于今年7月在深圳推出全国第一个万人住房团购平台的邹涛把他的万人住房团购平台带到北京,并宣布“永不收百姓费用”、“永不收房企佣金”和“永远合法有序活动”3条铁规。业内普遍质疑此举有炒作之嫌。
无独有偶,各类型的房屋团购在东莞楼市也上演得如火如荼,也受到了不少开发商的欢迎。在当前市场低迷情况下,房屋团购对拉升楼市成交量究竟有多大作用?消费者参加房屋团购能真正享受到购房的低价优惠吗?房屋团购是不是主办方和开发商之间存在利益合作关系?为此,记者采访了业内人士。
【目的】
提升楼市成交量
作为东莞本土规模较大的房屋团购发起负责人之一,新浪东莞房产刘孝法介绍说,为进一步方便消费者购房,新浪东莞房产于今年6月发起成立了“密购团”,目前已经帮助了近100名消费者圆了购房梦。“密购团‘以最低的价格买最好的房子’为口号,至今组织过上千名市民去参加房屋团购,受到了消费者和开发商欢迎。比如,密购团今年10月1日上午组织过60名消费者去景湖春晓团购,当天成交了4套单位。效果明显。”
“在不公开委托楼盘名称和优惠价格的前提下,一些媒体组织最低折扣密购团,凡报名参加并签定保密协议及委托书的客户,均可在购买受委托楼盘时额外享受6.8-8.5折的超低价优惠。”刘孝法说,东莞楼市持续低迷,开发商资金告急,迅速低价出货成为部分开发商解决资金紧张的捷径,然而公开的、大范围降价又将损害企业品牌及楼盘形象,也不利于楼盘以后的销售。
对于房屋团购这种现象的出现,品牌策划人宋桥林认为,在当前楼市低迷情况下,“房屋团购”多为媒体或其他中间力量组织的临时业主团体及其购买活动,也有部分是业主自发组织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增强议价能力为购买新房最大可能性地降低成本或者说要求开发商打更多的折扣,同时依靠集体的智慧“先期维权”以降低风险,加上楼市中往往存在开发商强势而消费者个体相对弱势的局面,从而出现“团购”以平衡这种不对称,而操作这种活动对开发商与消费者双方来讲都是有利的,所以就长期存在于楼市了。
作为“密购团”合作伙伴,联华花园城刘经理表示,购房消费是个体行为,万人购房团把购房者整合起来,同时把对应的楼盘整合归类,形成有效的聚集效应。“对于开发商来说,房屋团购的形式有效降低营销成本,聚集有效客户,对缓解现金流压力、节省成本和支出等很有利。而开发商会将节省的这部分费用回馈给购房者。总之,房屋团购对于开发商和购房者都是好事,是双赢的模式。”
【消费者】
哪怕打一点儿折也值
作为消费者,大多数认为参加房屋团购对买房子有实际帮助作用,能够享受到买房的最低折扣。
“作为漂泊到东莞来发展的外乡人,虽然很想购房置业在东莞,毕竟在这里工作生活了这么多年,总想有一个安全的家,但是又总有一种弱者的不确定心理,生怕花掉多年的积蓄购买的房子最后因为开发商的不负责而蒙受巨大损失,在现在这种消极市场氛围下,最可怕的就是付钱后遇上楼盘烂尾,花了钱最后却没法按时入住,最惨的还是追讨不回积蓄。”今年9月,通过参加新浪东莞房产密购团顺利买到房子的张先生告诉记者,如果参加房屋团购,就算打官司,一人付一点儿,成本也就降低多了,且事前预防的机会更大些,大家一起去购买的,平时肯定会加强沟通互通信息,且购买前更容易分析识别出所选择的楼盘是否有风险,集体行动能让心里觉得更有信心和保障!人多力量大嘛,集体行动可以尽量做到“预防”式维权以避免给自己弱小的家庭带来巨大冲击和损失。
作为新莞人,李胜利来自湖南衡阳,目前在第一国际某外贸公司上班,去年10月他想买房时东莞房价上涨,“一个人根本砍不下来价”。他在网上看到新浪密购团的消息,便于今年9月底报名登记了,希望能以可接受的价格在南城购房。李胜利来说,在与密购团当面交流时,未发现房屋团购平台操作有问题,“没有道理不踏实,因为我没交钱”。同时,李胜利也表示自己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参与房屋团购的,“哪怕打一点儿折也值”。
【建议】
政府加强对房屋团购监管
业内认为:常规来讲,作为中间方的组织者也就是“房屋团购”的主办方是需要与买卖双方的一方发生利益关系的,而消费者本身是不愿付额外的钱来促成这一活动的,这样一来,活动的成本包括工作人员的费用就需要开发商来承担了,因为他们是最终的最大赢家,其次才是消费者,主办方扮演的是“红娘”的角色。
地产界资深人士李英指出,任何一次商业活动都需有利益来驱动,不管是名还是利。免费做好事同样是会产生成本的,这成本总得有一方来承担。对消费者来讲,只要参加团购能为自己带来好处及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并不会在意主办方与开发商间有多大的利益合作,因为开发商付了成本,消费者自己不仅达成了心愿还不必支付这一额外的费用,何乐而不为呢?
宋桥林建议,政府部门监管“房屋团购”促成规范操作是有必要的,这种仅靠公共契约来维系的团队活动有时也不一定能尽善尽美,遇上比较强硬的开发商仍难以达到“先期维权”的效果,加上部分活动主办方过度向开发商一方的利益倾斜或者说遇上强硬开发商不愿兑现承诺时,如果能先期导入律师服务或公证等手段,就更能保护参与“房屋团购”的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了,当然,同时也可以避免因主办方太过强势而组织超大规模团购团队而借以要挟开发商以远远低于成本的房价出售或者支付合理服务费之外的高额费用!“维护买卖公平是政府的职责,加强公证或者备案等有效的法律手段来维护消费者、主办方及开发商三方的正当权益,促进楼市健康有序发展是很有必要的!”
在采访中,不少消费者表示“团购”活动越来越多,随着“团购”市场的进一步扩大,肯定会有各种大小机构来组织,个人、媒体、中介、代理商甚至开发商自己都会出来承担主办方这一角色,这就难免会使消费者眼花缭乱无所适从,市场必定在利益驱动下变得越来越混乱!这时,就迫切需要政府部门出来维持公正公平的秩序,以切实保证参与三方的利益。
业内声音
对投资客作用大
联华国际品牌管理部总经理 黄建辉
房屋团购能为楼盘带来人气,对带动投资客成交作用大。记得2004年,东城的雍华庭吸引了大批温州、深圳投资客组成的团购军团,当天就成交了几十套单位。对于当前某些楼盘组织的“教师团购”“公务员团购”,本人觉得成交作用不是很大,毕竟自住型客户需求量小,置业时参加房屋团购次数也比较多,一般是对各楼盘货比三家后才最后成交。
让消费者省钱
东莞合富辉煌市场研究部副经理 李兴旺
房屋团购最终目的是能让消费者省钱。在初期团购提升楼市成交有很大作用。当价格持续下行时,团购已视线模糊,阻碍成交的不是折扣,而是信心。
如果我是购房者,我会考虑参加房屋团购的,能省钱就是对消费者最大的帮助,前提是我看中了我真正喜欢的房子。
提升楼市成交效果
品牌策划人 宋桥林
“房屋团购”活动对提升楼市成交效果主要表现在两方面,首先是人气聚集,其次才是销量提升,对发展商“薄利多销”的营销策略有明显促进作用,但对死抗价格等待政府“救市”的却是进一步的打击,最实际的效果表现是首先解决了售楼部门可罗列雀的冷落气氛、同时“加热”楼市氛围,为销量提升直接贡献力量。
最后不会有结果
广东聚英华律师事务所律师 杨小明
本人认为,邹涛只是利用房价居高不下,消费者不满的情绪,发起一场社会运动,是一种社会情绪的体现,“是不会有结果的。”万人购房平台讳言其是组织,就不是市场主体,必然出现无理性、依情绪走的倾向。
房屋团购对提升楼市成交量具有一定的积极效果。但我们也要注意到,如果地产企业给予参与团购消费者较大的优惠幅度,对通过正常途径购房的客户是一种损害,所以“万人团购”不可能有较大的优惠幅度。
重新找回亲密邻里氛围
万江准备买房市民 王女士
作为消费者,如果我要购房,一定会参加“房屋团购活动”。
就算是未来1年才置业,也可以多走走看看,为最后下定决心挑到自己心仪的房子打下坚实的基础,如果成功,也会多了一群好邻居,不再像传说中的城里人一样“对门相处却老死不相往来”,重新找回乡村那种亲密无间的邻里氛围。
2023-11-03 18:05
2023-11-03 14:55
2023-11-03 14:45
2023-11-03 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