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大学社会学学者皮兹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在西方现代化公司里,普遍有独立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很多家族企业将三者揉在一起,“富二代”夹在其中。这种状况可能危害小股东利益,滋生内部腐败。但如果家族能绝对控制住企业,同时给接受过良好教育的新一代以一定平台,多数时候会有益于企业长远发展。
皮兹说,外界常以为家族大股东是麻烦制造者,事实上,顶尖企业的家族成员能扮演强有力的独立董事角色。像握有宝马公司47%股权的匡特家族,第二代两名子女都是董事会成员,而且自我定义为“创业家股东”。宝马能有今天,匡特家族的使命感功不可没。
当中国第一代民营企业家年龄迫近60岁时,他们开始为家族财富保全与传承问题焦虑。海外顶级富豪们通过家族财富管理机构为他们打理财产,而中国的富豪们也开始寻找国内的这类机构。在瑞士银行任职十多年的颜怀江,在瑞银大中华区接触了大量中国富豪,了解到家族财富管理市场的巨大潜力后,创办了中盟磐合家族办公室,成为第一批吃螃蟹者。环球时报:中国富人的财富管理及传承问题,为什么关注度越来越高?
颜怀江:中国改革开放30年有余,第一批民营创业企业家到现在至少年届五旬甚至六旬,这些群体已经积累了相当的财富。另外,富二代们也开始步入社会,企业家一代们开始考虑家族财产的管理以及传承的问题。
财富规模越大,考虑到国内市场未来景气与否以及未来国际市场发展带来的风险变幻,他们对财富的安全问题就越担忧,他们最担心的是财富能不能保全,能不能顺利传承到下一代。你会看到很多民营企业家移民海外,或者把资产转移到国外,甚至在海外购置固定资产,不少都是他们由于对财富保全的担忧而做出的资产国际化布局。
环球时报:国内家族财富传承的问题很突出,问题出在哪里?
颜怀江:这个问题也很复杂,几天都讲不完。比如说,很多富二代出国读书,顺便拿到了国外身份。当富一代准备把股权移交给下一代时才发现,中国法律并不允许直接把中资公司登记到外国人头上,第一代的财富根本传承不下去。
另外,财富传承下去了,但是如何保证富二代们按照先辈们的计划去管理这些财产,会不会被挥霍掉,会不会被骗,会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损失,这些问题让这些民营企业家越来越忧虑。
环球时报:在财富保全与传承上,中国富人阶层是否缺少足够经验?
颜怀江:是的,很多企业家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因为他们没有遇到过,他们的前辈也没有这样的问题。有些企业家对此不以为然,但有些企业家对此越来越重视。我之前任职于瑞士银行,那是世界上最好的家族财富管理银行,2002年我负责大中华业务时就有大陆企业家向我咨询这些问题,不过现在过来咨询的人越来越多了。
总体上,企业家获取家族财富保全与传承的信息渠道还是非常少,国内真正有经验的机构非常少。西方国家私人财产的概念非常强,相关的法律规定基本上已经有几百年历史,中国这方面才刚刚开始,但又不能完全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所以,这个问题还是比较复杂的。而且,有时通过与客户深入沟通,才发现家庭关系比表面要复杂,例如存在非婚生子女等问题,这样的话,财富保全与传承的规划方案细节就要考虑得更多。
2023-11-04 17:01
2023-11-04 16:10
2023-11-04 15:59
2023-11-03 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