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至2018年,十年时间,上海楼市几经沉浮。然而,在市场快速发展下,行业洗牌加速,房企优胜劣汰之势越发明显。总体来看,十年间绿地和万科轮流坐庄,引领上海楼市房企TOP10榜单。仔细研究十年榜单可以发现,2013年之前,上海楼市房企排行榜上,绿地始终占据着榜首位置,之后连续三年万科“逆袭”成为榜首。在这“逆袭”背后,则是受益于时任上海万科掌舵者孙嘉的战略部署。
说到孙嘉,首先给人的第一印象是眼界很宽,思路清晰,说话做事干脆利落。这位哈佛高材生从万科战略与投资管理部实习起步,一年后就被委以重任,调往当时成立仅一年的西安公司,并取得了瞩目的成绩。
2012年,孙嘉受命担任上海万科总经理。掌舵上海后,孙嘉的领导才能和操盘能力在上海万科得到了淋淋尽致地发挥,提出了“住宅全周期,商办全品类,服务精细化,地产金融化”的战略。
在孙嘉接手上海万科总经理职务之前,2011年万科上海区域销售占比24.75%,位列四大销售区域第三,算不上突出。到2014年,受益于上海、杭州等城市的业绩增长,万科上海区域以32.1%的销售占比领跑四大业务区域,超过北京地区8.34%。
2015年,上海万科的合约销售额达到了283亿元,创造了全国单城市的销售纪录。这一销售额甚至可以排进全国房企前20。其中,“翡翠系”旗下三个高端项目翡翠滨江、翡翠公园和翡翠别墅贡献了约108亿元,仅此单项成绩就足以跻身上海总销榜的前十。
2016年,孙嘉因为在上海公司的优异表现被上调集团总部,由副总裁晋升为执行副总裁,接替王文金任万科财务负责人、首席财务官。
赵汉忠 从金地到星浩地产老枪十年浮沉史
在上海地产圈,绿地和万科轮流坐庄成为近10年行业发展的主旋律,而金地是举足轻重的第三股力量。从2002年成立开始,金地上海公司经历从无到有,再由盛及离,再重上轨道的浮沉史。在令人唏嘘的十年楼市岁月中,前金地集团常务副总裁、上海公司总经理赵汉忠烙下了最具特色的人物印记。
2002年3月,并称为金地集团“三驾马车”之一的赵汉忠挂帅上海成立了初期的金地上海公司。早期聚焦于上海市中心的金地,多次拿地未果。赵汉忠带领下金地团队果断转战郊区寻找机会。
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整个房地产行业都陷入困境,而金地却靠上海的3个楼盘就完成了将近42亿元的销售,全年51亿多的销售额,占金地集团总销金额的近五成。
2009年楼市观望气氛浓厚,赵汉忠选择出手,在华东区域投资近104亿,获取了包括30亿赵巷地王等在内的三个上海项目以及数个位于华东区域的其他项目,再一次为金地未来几年在上海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009年,赵汉忠率领下的金地上海在集团主营业务中的占比达46.23%,毛利贡献占比54.52%。
“如果有的话,我想我是团队的灵魂。”敢说敢做、充满激情、极具创新意识和个人魅力的赵汉忠将金地上海公司打造成当时上海楼市的标杆企业之一。2009年8月,赵汉忠携公司200多号人在新浪集体开博,这在全国都可以说是首例,金地华东兵团至今还被业内所津津乐道。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2010年6月28日赵汉忠正式离职服务了15年的金地集团,次日金地集团几乎以跌停报收。离开金地后的赵汉忠操刀成立了星浩资本,吸引了复地等16家核心民营企业共同加盟。经历了一个快速成长的时期,3年时间募资100亿元的星浩资本在全国布局星光耀综合体项目数达到20个。但在模式未理清的前提下扩张过快,2013年开始星浩资本各种危机持续爆发。
2014年,赵汉忠去了复地任职副董事长兼总裁,远离了星浩资本的权力中心。至今,物是人非,赵汉忠已经淡出上海地产圈。
倪建达 上海“爷叔”从国企掌门人转战资本市场
倪建达,被业界称为“上海爷叔”,以其在上海房地产业界的地位来说,这个称呼当之无愧,任钜派投资集团联席董事长兼CEO、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上海市房地产业协会轮值会长、原上实城开董事局主席。
世人眼中,他是上实城开的“国企少帅”,上海房地产行业里的“老兵”、“爷叔” 从当年的“少帅”到今天的“爷叔”,三十多年的职场生涯奠定了他的江湖地位。他的身上、眉宇间凝聚着一股旷达之气,行为中透露出谦谦君子之风;他的经历。原外滩国际金融中心总经理吴洋曾这样评论道倪建达,“外柔内刚、心胸豁达,困知勉行,自拔于流俗。”
倪建达17岁时,顶替其父公职,进入上海市徐汇区房产管理局枫林房管所工作,开始了在上海房地系统的摸爬滚打。自1998年出任上海城开总经理,倪建达把坏账超过5亿元、发不出工资、几乎快关门的公司,经营成了账面资产达百亿的上海房地产开发企业50强。
2023-11-03 14:55
2023-11-03 14:45
2023-11-03 12:00
2023-11-03 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