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将至,“买房结婚”再度成为楼市热点。然而,与以往不同的是,房掌柜发现,伴随着今年以来东莞房价的高涨,东莞刚需族购买婚房的行为也在悄然生变,购房不再任性。一些年轻人把婚房的标准悄悄下调了,买房的速度也在加快,而有些新莞人则直接被逼回老家买婚房。
东莞房价上涨 婚房选择生变
结婚是人生中的大事,也是人生最大的投资,而婚房是稳固投资的后方阵地,新的生活阶段也将在婚房同步开启。因此,即将踏入婚姻的年轻人在婚房选择上,普遍都较为挑剔和谨慎,对婚房的品质也有着自己的要求。
然而,既要地段好,又要户型好,还要环境、配套也跟上,如此这般条件的房子,虽然是所有新人选择婚房的最理想搭配,可是这些“好”加起来的价钱,却又肯定不菲。尤其是近两年,东莞楼市在经历了几轮热闹上涨之后,房价已从当年的8、9千一平,大步向均价1万5靠拢。
房价的大幅走高,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加大婚房族的买房压力。据合富辉煌市场研究部统计数据显示,2016 年 7 月东莞一手住宅签约均价约 14337 元/平,同比大幅上涨约 42%。房价上涨4成意味什么呢?即去年花100万就可以买的房子,今年要140万才能拿下。
购置小面积婚房
新婚年轻人一般步入社会刚工作几年,经济积蓄较为有限,动辄单价上万的房价本就并不是每位购房者都可以承担的起,更何况这一年来东莞房价还像火箭一样,只往上窜。于是,面对房价上涨的既定事实,东莞一些适婚年轻人不得不对自己的婚房选择做出调整。
婚房标准下调 二手房较受青睐
近日,在中熙君墅湾的项目营销中心,一位正在看婚房的陈小姐告诉房掌柜。“本来是打算在城区买一套小点的两房作婚房,但是在转悠了几个楼盘后发现,城区在售楼盘价格实在是太高了,而且选择相当有限,所以只能往离城区较近的石碣、高埗楼盘考虑。”
陈小姐说,刚需婚房族对房价最是感冒。“手头上相对匮乏和固定的资金,完全跟不上东莞房价的上涨步伐,虽然说我更钟意城区一些楼盘的周边配套,但是现金为王的时代,没办法只能下调购房的心里预期。”
一些刚需婚房族转向二手房市场
因为东莞房价的大肆上涨,房掌柜了解到,不仅影响到大量年轻刚需族外溢镇区买房,一些原本只考虑新房的置业者,也开始转向二手房市场。
今年5月,在经过3个多月的挑选、对比后,来自陕西的新莞人莹莹和他男朋友,最终他们在鼎峰尚境二期买了一套93平的南向观花园毛坯二手房,总价102万,首付三成。
花一百万却买套二手房?莹莹称,这是她之前怎么都没想过的。不过既然也没其它更好的选择,也就不如看看,可谁知这一瞧竟就瞧上眼了。“因为买的是毛坯房,跟新房没什么区别,价格又划算,而且土地年限都一样,所以我非常满意。”莹莹如是说道。
买房速度加快 犹豫心态减少
买房不是买白菜、买萝卜,当然要精挑细选。然而,倘若因为一个小犹豫就错过一套心水房,或者因此付出更高的价钱,想必也是很多购房者不想遇到的。
因此,在房价走高的今天,加上大多属于自住购房,房掌柜从一些楼盘营销中心和中介们店了解到,东莞婚房族的买房速度也在明显加快,甚至个别房源还出现抢购局面。
“可能是受房价快速上涨影响,今年的客户整体都较为果断,大多看过几次就会下定,而婚房族也是一样。而且,更有客户第一次到访销售处就购房的。”在金地城南艺境营销中心,一位销售顾问向房掌柜透露。
而在二手房市场,东城中心附近一家中介门店的工作人员也表示,因为是婚房,以前很多年轻人对房子看得非常仔细,成交周期也要花到一到两个月左右。但是今年受到一些业主经常反价和东莞房价变化太快的影响,置业者的买房速度有明显的加快。
返乡购婚房群体
部分新莞人回老家买婚房
有的婚房族被挤压到镇区,有的婚房族被挤入二手房市场,而有的则直接被挤出东莞。在今年7月10日常平华建半岛豪庭的开盘现场,房掌柜曾碰到一位在常平经营美食店铺有3年的湖南人徐先生。
当时,徐先生告诉房掌柜,如果最终开盘价钱太高,或者没有选到满意的户型产品,他和妻子将选择回老家置办婚房。日前,房掌柜再次微信联系徐大哥时得知,他们已经在湖南长沙买一套了130平的3+1房,单价7000多一平。
不可否认,房价始终是绝大多数婚房置业者首要考虑的因素,毕竟对于大多手头财力有限的年轻人来说,买房绝对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上个月刚和妻子领了结婚证的小林就表示,现在,他已经和妻子商量好十月份回江西老家买套婚房。“东莞目前的房价确实是太高了,相比老家3000-4000/元平的房价,几乎是3-4倍了,况且老家现在买房还有购房补贴,在东莞打工,在老家买房也不失为一种选择嘛。”
而一份来自网络的“2016关于城市青年婚房观念的调查报告”结果也显示,由于工作所在城市房价过高而考虑选在家乡购置婚房的有52.6%,站到总数的一半多。但也有47.4%的人表示不会考虑回家想买房,坚持圆城市房之梦。
中国房地产研究会副会长顾云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婚房置业者一直是房地产市场中的刚需一族,这部分群体既是极有潜力的购房者,也是对房价较为敏感的人群。如何合理释放这一部分刚需,将是对楼市调控的一大考验,也是开发商亟须破解的一道难题。
2023-10-20 15:28
2023-10-19 15:03
2023-10-19 14:48
2023-10-17 1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