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乡,走在熟悉的街道,见到阔别的乡亲,听到熟稔的乡音,吃到美味的捺菜和牛肉粉,内心会感到异常的踏实和温暖,这就是家乡所给予的独特魅力。
笔者的家乡在江西鹰潭,其位于江西省东部偏北,因“涟漪旋其中,雄鹰舞其上”而得市名。鹰潭是中国道教发源地,也是中国铜都,又因有浙赣线、鹰厦线、沪昆线和皖赣线四条铁路纵横交汇,因此也被誉为“火车拉来的城市”。
鹰潭信江大桥
曾经,笔者和绝大多数人一样,总以为外面的世界很大很精彩,鹰潭这样的小地方压根比不上大城市的繁华。然而没想到的是,近几年鹰潭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颇有一种叫人“事隔三日,当刮目相看”的味道。
不过,由于离乡的日子久了,时隔近一年半后今年春节再次回到家乡,这座日新月异的城市于笔者而言,却也难免有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仍熟悉的是故乡的旧人、旧事,而感到陌生的却是城市的一轮又一轮新规划和变迁。
都市港湾
变化之城市 城区扩容面貌大改观
自笔者5、6岁开始记事开始,印象中的鹰潭市区并不大,一个火车站、几条街道、一座公园、一个中心广场就好似已经是记忆中的鹰潭全部。那时候鹰潭最繁华的还是市区广场,百货商店、新华书店、药店、照相馆等上世纪城市标配虽不多,但却也样样齐全。
而今年春节回到鹰潭,给笔者最明显的感受竟是这座城市规模好像突然变大了。虽然近十几年来,鹰潭一直在加快旧城改造步伐,城市建设突飞猛进,但城区面貌发生深刻的变化还是从近两三年开始。
据笔者翻阅资料发现,2012年《鹰潭市“十二五”建设规划》编修完成。根据《规划》,鹰潭将实施“东联、西进、南控、北优”的区域发展战略,在2015年之前,努力把鹰潭建设成为中心城区人口50万的大框架城市。
尽管鹰潭“十二五规划”是否如期完成笔者不得而知,但从春节期间的四处走动和观察中,笔者却实在的感受到了家乡城市的扩建和改变。如信江新区、高新区等,开发前都还只是一大片的普通乡村和农田,发展后道路两旁的凌乱的村庄不见了,取而代之的却是焕然一新、错落有致的桥梁和高楼大厦。
鹰潭北站
变化之交通 鹰潭进入“高铁时代”
除了城市面积扩容以外,近两年家乡另一让笔者引以为傲的当属铁路交通路网的升级。记得刚上高中的时候,地理老师总告诉我们,“鹰潭位于浙、皖、赣、闽4省交汇处,是一条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就连邓小平先生也曾三次驻足,大赞‘鹰潭是个好口子’(意指鹰潭优越的交通位置)。”
如今,这道好口子是越开越大。2014年12月10日,沪昆高铁正式开通运行,鹰潭从此进入“高铁时代”。高铁的开通不仅代表鹰潭人出行方式的改变,更颠覆了人们的时空概念,特别是对像笔者这种常年出门在外工作的人来讲,高铁可谓真正的拉近了工作地与家乡的距离。
以笔者自身为例,高铁开通前笔者从东莞坐火车回鹰潭大约需要12小时车程,而高铁开通之后,改由广州南乘坐高铁到鹰潭北却仅需5个多小时。
城市交通路网完善
不仅是铁路交通,近几年市政府也在不断完善市区道路交通设施,优化城市道路交通环境。如林荫西路贯通、四海路延伸、新区主干路网、龙虎山大桥、信江大桥等交通建设工程都已完成施工,市民出行也因此更加畅通和便利。
变化之楼市 楼盘林立一线房企入驻
当然,一座城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房地产市场当能最为直观的体现。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鹰潭的房地产也正步入快速发展阶段。尤其是2015年更成为鹰潭楼市发展的新元年,据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1-12月鹰潭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28.5%。
而笔者在实地走访时也发现,新老城区楼盘林立不说,外地品牌房企也争相进驻抢占市场。据某房地产业内人士透露,早在好几年以前,鹰潭城区的楼盘还大多以本土或省内的房地产企业开发为主,户型一般都相对较大,类似80-90多平的小三房几乎在市场上很难找到,且本土开发商也不太注重楼盘配套的建设和打造。
绿地月湖国际星城
2012年以后,国内一线房企恒大、绿地等的入驻,给本土房企带来了危机感,本土房企因此开始推层出新,精耕细作出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作品,力争在竞争市场上不掉队。而外来大牌房企也凭借其品牌、整体实力优势,为鹰潭市民带来一个又一个的高端项目。
或许是出于大品牌房企集团战略考虑,笔者巧合地发现,恒大和绿地的鹰潭项目都处于城市新区,且楼盘面积均甚为庞大。其中恒大绿洲位于信江新区,小区规模总数近6700户。而绿地也不甘示弱,其位于月湖新区的绿地月湖国际星城项目用地67万平,号称将打造一个城市新中心。
2023-11-04 15:59
2023-11-03 18:05
2023-11-03 14:55
2023-11-03 1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