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货币环境将依旧维持宽松。一方面,稳增长和经济转型客观上需要宽松的货币环境支撑;另一方面,2008年之后,企业(特别是国企)债务率逆势攀升,目前占GDP的比重已超过160%,“去产能”背景下巨大的债务和就业压力,也需要宽松的货币环境;此外,集中在基建投资的财政政策,将是今年及2017年“稳增长”的引擎。财政扩张需要流动性及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支持。2016年,国开行提供超过2万亿元贷款,部分资金用作种子资金,这意味着其余资金将来自商业银行。
由此,货币政策夯实宏观审慎,并不意味着楼市资金面“拐点”来临,而是楼市过热地区结构性收紧、系统性风险隐患的排除,这与上一轮限购限贷(2010~2014年)时期全面收紧货币条件完全不同。
尽管今年以来居民房贷快速增长,但整体杠杆率尚在合理水平,仍有杠杆空间支持楼市适度活跃,李克强总理近期对于城镇化和住房需求的讲话也证实了这一点。
同时,上一轮限购限贷前,楼市开发投资保持30%左右的增速,而此轮楼市反弹,因开发商拿地偏向少数城市,开发投资仅个位数增长,实施调控的20多个城市,占全国楼市不到20%的份额,结构性收紧对经济冲击不大。
1天前
2025-09-09 16:26
2024-03-05 12:53
2023-11-04 1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