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第四代城市住宅产品的推出,田明认为, 从外部看,宏观环境、政策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的房地产经历这一轮调整以后将进入新时代,当下的外部政策和市场时机都非常利好朗诗去推第四代住宅产品;从企业内部看,朗诗经过多年的积累,从最初的借鉴西方经验,能够依葫芦画瓢自己做,到后来开始自主创新研发,朗诗努力推进相关部门可以把企业标准、行业标准提上议事日程。
作为绿色建筑的先行者,朗诗集团一直投入重金研发产品,践行绿色建筑理念,并成功推出“人本生态型”住宅产品。随着房地产行业的转型升级,绿色健康住宅将迎来切实有利的发展时机,而积累了丰富经验的朗诗也将凭借独特优势实现超越发展,并成为了行业标准的创新者和趋势引领者。
与国外对住宅健全的标准制定相比,国内的住宅产品标准体系仍处于空白状态。此次,田明也将朗诗熙华府、南北被动房等产品的住宅标准与美国WELL建筑标准、德国DGNB认证标准、PHI体系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具体案例剖析,不难看出,朗诗已实现了国际住宅标准的“中国式应用”。
住宅升级并非砸钱
那么,第四代城市住宅产品会不会因为其高科技含量成本过高而成为消费者眼中望价兴叹的阳春白雪?
田明称,朗诗尝试对第四代城市住宅产品进行一个界定,就是在满足住宅基本功能和美学的基础上,综合平衡健康、舒适、智能、节能、环保五个维度,致力于实现绿色、美好生活的新一代住宅产品。
记者留意到,朗诗推出的第四代城市住宅产品,不断强调了以人为本的概念,其中重点突出的有一个客户导向,针对不同区域、不同需求客户推出不同价值的产品,并非砸钱做绿色建筑,相反,其内部测算系统极其注重经济性指标。
谢远建告诉记者,一谈到绿色建筑就会关注增量成本只是一种思维惯性,在对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上,由于朗诗特别的客户导向,朗诗是研究客户相应价值维度的需求,把钱投在创造他所想要的价值方面,所以这个投入不理解为简单的成本增量,而是价值配置。
而田明则坦承,第四代住宅产品肯定要增加一些成本,但是更多是靠一种绿色思维和绿色理念,钱肯定会增加,但肯定不是往上砸钱。“搞绿色建筑并不一定就是高科技,而是要因地制宜、简单实用,能采用最低的方法、技术处理,不要采用高技术处理。因为低技术不容易出错,最可靠、成本也低。绿色的东西,强调健康、环保、节能,可能会增加一次性的造价,但是没有想象中那么多。”田明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谢远建在解释朗诗绿色建筑的经济性时则说,市场上住宅产品的梯次差异很明显,有高端、中端、低端,不同的消费者对产品的价值诉求不一样,所以朗诗会合理地分析什么样的消费者对价值的需求是什么样的,给他配什么样的绿色技术,以达成平衡。所以朗诗的绿色建筑并没有所谓传统意义上的增量成本,跟普通的终端产品相比,绿色技术实现了相对更好的结果,几乎没有增量成本。而那部分为高端客户提供的高出市场上产品的价值,虽然有增量,但也带来了更好的投资回报。
(来源:华夏时报)
2天前
2025-09-09 16:26
2024-03-05 12:53
2023-11-04 1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