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马光远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甘肃扑腾话传承人
给马老师打Call
中国城市粗糙的划分已经完全不能反应中国城市的竞争力、魅力和发展前景,更无法反应中国城市的多样性。
摒弃“一二线”这种不科学的划分,应该采用更多更科学更多元的标准来反应城市的魅力和竞争力。
城市不应该分为三六九等,而应该突出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按照比较优势去发展。
在1000个人眼中,对中国的城市有1000种排名。
但在中国,对城市排名流传最广的是把城市分成一线二线三线四线,“北上广深”是公认的一线城市,其他城市,哪些属于二线,哪些属于三线,则基本没有定论。我想告诉各位的是,这种把中国城市分成一线二线始于何时,采用什么标准,是谁提出来的,居然是个谜。
没有人能够说清楚,这个公认的“权威”的城市标准究竟按照哪些指标来划分的,究竟是谁提出来的。关于这个问题,我问过很多老一辈的城市方面的权威专家,大家都说不清楚。
在中国经济界,还有一个非常著名的言论,就是,一旦中国的GDP增速低于8%,就会出现大规模的失业。这是很多年前,中国一直“保8”的依据。但这个GDP增速低于8%,就会出现大规模失业的判断究竟是谁提出来的,我也请教了很多老一辈经济界人士,也没有一个人承认。反正是有一段时间,大家“公认”,中国的GDP增速不能低于8%,一旦低于8%,就必须出台刺激政策。
后来,中国经济增速长期低于8%,不仅没有出现大规模的失业,反而是,在低于8%的情况下,中国每年的新增就业人口都超过了1000万,从而使得这个“公认”的判断自动消失。
这两个例子很荒唐,但在中国很多领域,这样的例子并不少。一些荒唐的判断左右着我们的思维,我们很少去质疑,甚至将其当成真理。
我研究中国城市、中国房地产这么多年,我到现在不明白,为什么中国只有“北上广深”这四个城市叫一线,而杭州(楼盘)等城市为什么就必须是二线。而且我认为,如果说在中国城镇化战略启动之初,对城市进行这样粗糙的,没有太多标准和依据的划分,尚情有可原,但在今天,中国城市的发展已经今非昔比,很多城市的竞争力也发生很多变化的情况下,再依据一线二线这种粗糙的划分,已经完全不能反应中国城市的竞争力、魅力和发展前景,更无法反应中国城市的多样性。
而且,一二线的划分被很多人看作投资房地产的标准,但这个标准很容易误导。比如,按照一线二线的划分,中国的很多县级市应该属于五六线,地级市至少属于四线或一下,但事实上,众所周知,东部发达省份的很多地级市和县级市,GDP总量甚至超过了西部的一些省,更不用西部的一些省会城市在经济实力上根本无法和东部的一些地级市相提并论。
在房价的表现上也是如此,东部一些经济实力特别强的县级市,房价可能超过了西部的省会城市,而被划入三四线的东部的一些城市,房价涨幅甚至超过了一二线城市。因此,这个标准既无法反应城市的实力,也无法反应房价的涨跌规律。但有些专家却经常据此来判断房价,动辄“三四线房价如何如何”,可是,三四线城市东西部的表现是完全不一样的,即使同样在东部,有经济实力和没经济实力,人口流入和人口流出的城市也是不一样的。很显然,这是一个极大的误导性的划分标准。
正因为如此,我一直呼吁在中国城市的排名上,摒弃“一二线”这种不科学的划分,而是采用更多更科学更多元的标准来反应城市的魅力和竞争力。近年来,中国有很多研究城市的机构每年会用不同的标准对中国的城市进行排名,比如,中国社科院每年会发布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这个报告,从经济实力、宜居能力、可持续发展等各个层面对城市进行排名;还有一些机构从创业环境和创新指数,对城市的创新力进行排名,当然还有科技实力排名、旅游资源排名等等。
这些排名,从任何一个角度看,其科学性和参考价值都远高于把城市仅仅划分为“一二线”这种粗糙的做法。
但是,“一二线”这种通俗的划分影响太大了。近年来,一些研究机构提出了“新一线城市”的概念,在“北上广深”四个老的一线城市的基础上,把成都、杭州、重庆(楼盘)、武汉(楼盘)、苏州(楼盘)、西安(楼盘)、天津(楼盘)、南京(楼盘)、郑州(楼盘)、长沙(楼盘)、沈阳、青岛(楼盘)、宁波(楼盘)、东莞(楼盘)和无锡(楼盘)等15个城市列为“新一线城市”。
这些排名,从任何一个角度看,其科学性和参考价值都远高于把城市仅仅划分为“一二线”这种粗糙的做法。
事实上,在这个概念第一次提出的时候,我就强烈质疑,因为这种划分仍然建立在以前“一二线”这种粗糙思维的基础上,而且,这种划分很容易成为炒房的指南,而忽视了城市真正的竞争力。
比如,以2018年的榜单为例,尽管报告里面表明,这份榜单依据最新一年的170个品牌商业数据、19家互联网公司的用户行为数据及数据机构的城市大数据, 按照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城市人活跃度、生活方式多样性和未来可塑性等五大指标,进行打分排名的。
应该说,相对于过去毫无标准的“一二线”的划分,这份榜单在科学性和指标设置上已经进步了很多,但很显然,最终的排名仍然会引发争议。
比如,在新一线城市中,有西安和沈阳,但厦门(楼盘)、福州(楼盘)、济南(楼盘)居然排在他们后面,只是二线城市。西安虽然未来的势头不错,但就目前的现状而言,排在所谓的新一线城市中,让人匪夷所思。
著名经济学家马光远畅谈西安的发展时说,西安处在一个历史大发展非常好的战略窗口期,近两年的一些举措表明西安已经动起来了,它的未来是不可限量的。“我看了一下数据,我们在过去一个季度的时间里,吸引的人才超过了30万人,在全国所有的城市里,这个数字是第一。”未来西安是最有发展潜力的城市对于西安未来的发展潜力,马光远说,西安未来五年、十年的发展规划非常好,因为西安有一个非常有干劲的书记,这是未来西安崛起的关键。
未来西安是最有发展潜力的城市
对于西安未来的发展潜力,马光远说,西安未来五年、十年的发展规划非常好,因为西安有一个非常有干劲的书记,这是未来西安崛起的关键。
马光远说,未来30年中国的城镇化会成为中国经济最大的动力,未来30年中国的城镇化也会成为西安经济发展最大的动力。所以要抓住机遇,把西安作为陕西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把城镇化做强、做大。当代中国的大城市分成四个梯队,第一是全球一线城市,第二是国际城市,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城市,可以看出西安处在第二个梯队。所以说,西安作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国际影响力一直有,它有源远流长的历史背景。其次,西安经济总量在全国省会城市里排第八,副省级城市排第九。西安在很多重要产业领域,具有雄厚的基础,高校数量全国排第五,还有旅游资源,西安旅游资源在全国所有城市里能比得上的也只有北京,在整个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西安是有发展潜力的,是潜力最大的城市。
马光远说, 西安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是落后了,西安有很多资源,但优势没有发展出来,这跟过去西安多年发展理念落后有关,西安在中国发展的一个大周期里脱节了。所以目前最重要的是,对西安城市本身有一个重新地定位,放到中国经济新时代大格局里面,城镇化这个大周期里面,来思考它的发展。
“西安本身是一个大城市,是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城市,一个拥有非常丰富的经济发展资源的大城市。”马光远说,西安的各个方面基础非常好,这个城市应该有更好的发展。要做很多事情,要把西安的资源转化成生产力,这个不难,中国有些城市一无所有,都搞得风生水起,更何况西安呢?比如广东的旅游业产值是全国第一,但广东有什么历史古迹,和西安不能比。但是为什么旅游却能做到全国第一,值得西安人好好思考。
马光远说,西安拥有很多好的资源,好的资源要变成好的生产力,是需要一个飞跃的,所以西安人现在要把资源优势发挥起来。西安要实现大发展,要发挥好自己的优势,比如增加科技优势;大力吸引国内外的民间资本到西安来,来消化西安在硬科技里的优势;西安在民营发展层面和东部地区相比比较差,所以应当首先发展民营企业;还有在创新、创业层面有更优惠的政策,鼓励大量的科研人员办企业。最后,西安应该把旅游资源的优势更好地发挥出来。比如兵马俑,可以展开有很多种体验式旅游玩法。还比如华清池,游客来了只有单一的几个景点,怎么把每位游客留住,动动脑子挖掘新的旅游方式,这是西安应该思考的。
马光远说,现在的西安是一个投资的洼地,城市的定位跟过去相比都有了明显的提升。西安正处在一个历史大发展非常好的战略窗口期,它的未来是不可限量的。
佛山(楼盘)、东莞在整个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中实力不分伯仲,但东莞在这个榜单里面是“新一线”,而佛山却只能排在二线,难道是因为我经常说东莞是我最喜欢的城市之一,哈哈?至于珠海(楼盘)和三亚(楼盘),居然和遵义(楼盘)、上饶、驻马店这些城市排在“三线”之列。我的家乡平凉市,被排在“五线”城市我没有异议,但其排名居然在庆阳市的前面,就有点随意和荒唐了,排名机构应该好好研究这两个城市目前的实力对比。
当然,任何排名都会引发争议,1000个人眼中有1000个哈姆雷特。但很显然,将城市分为“一二线”的做法的确有很多不科学。对于中国这样的大国而言,全国700多个城市各有特色,城市的多元化发展是中国城镇化必然的选择,城市不应该分为三六九等,而应该突出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按照比较优势去发展。
正如我文中所言,东部一些小城市,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城市的特色都极具魅力和竞争力。比如张家港、宜兴,甚至一个镇乌镇,难道他们就该划到五六线去?西部的一些城市,尽管经济实力相对弱,但很多城市仍然很多特色,比如甘肃的敦煌,难道就该划到八线?很显然,这是荒唐的。
还是摒弃“一二线”这种粗糙的划分吧,“新一线”的提出无法消除这种划分的不科学。除了沦为炒房的由头,对城市的发展并没有太多的好处和参考价值。
(房掌柜整理来源功夫财经、西安日报)
2023-10-23 14:41
2023-10-23 14:18
2023-10-23 13:58
2023-10-20 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