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通胀已成为街头巷陌热议的话题。在此背景下,楼市是否还像以往一样,仍然是资金的“避风港”?
记者昨天采访了沪上房地产业内专家和分析人士,得到的普遍观点则是,由于目前“二次宏观调控”进入深水区,市场整体呈现 “量跌价滞”的僵持局面,且不排除未来价格合理回落的可能性,因此,从短期来看,楼市对抗通胀的效果亦不显著。当前,房地产市场内暂时无主流观点趋势引导,纷争较大,涨价与议价并存。
高端市场高抗跌吸引实力买家
近段时间,在“二次调控”的巨大压力下,上海楼市仍不乏热点。比如,上周闸北大宁板块的慧芝湖三期开盘当天,现场便有千余名购房者聚集。而在杨浦新江湾城板块,某新盘11月的开盘价为4.8万元/平方米,比10月同为公寓的房源高出6000元/平方米,涨幅约14%。
据佑威及楼市专评网联合提供的数据显示,上周上海市商品住宅成交面积为21.4万平方米,环比前周大涨34.6%,结束了连续5周的下挫趋势,与10月末的成交水平相当。上周全市商品住宅成交均价为23011元/平方米,环比前周大涨9.8%。其中,上周销售较好的两个项目长宁八八中心和慧芝湖花园,相比其两年前的售价都出现了一倍多的涨幅。
有市场人士指出,虽然楼市目前整体处在调控走向的混沌期,但在通胀的大背景下,作为“储藏财富”的一种重要形式,高端市场的高抗跌性仍然在相当程度上继续吸引实力买家积极介入,并在中长期保值、增值。
“不是又‘限购’又‘限外’吗,房价怎么还在涨? ”有购房者就“二次调控”的效果再次提出质疑。
逆势热销源于楼市推盘量减少
佑威房地产研究中心副主任陆骑麟认为,近期全市商品住宅成交均价再次出现较大幅反弹,与中高端项目的集中成交有关。而在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综合研究部部长杨红旭看来,上海市中心楼盘之所以能够逆势热销,源于近期推盘量减少,一方面是开发商对于市场存在忧虑,不敢冒然开盘;另一方面,包括加强对商品房预售管理在内的政策调整,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短期市场供应。
2023-11-03 12:00
2023-11-03 11:53
2023-10-24 13:51
2023-10-24 1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