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从百姓的角度看,如果不同体系的住房供应量满足不了需求,怎么能消除对房价未来上涨的恐慌?从投资者的角度看,在通胀预期高涨的情况下,除了买房,还有哪些投资可以防通胀?从地方政府的角度看,在房产税尚不能成为地方稳定税种的情况下,除了卖地还有什么办法获得财税来源?这些问题并非开征房产税就能完全解答。
楼市调控是否成功,最重要的考量指标是房价水平与居民收入水平能否合理匹配,能否让居民的住房权和理性产权诉求得到满足。从这个目标出发,如果没有对土地制度的进一步法治化管理,对财政依赖的进一步制度解构,对大量资金的融通接纳渠道,对房产税征收和使用环节的阳光管理,那么房价随时可能反弹,百姓对房价上涨的心理预期就不会真正减弱。果真如此,开征房产税的意义就可能会局限于局部,局限于政策宣示而无法彻底落地。
因此,房产税时代的降临,同时也应该是这样的时刻降临:强化对地价构成因素的治理,推动公共财政的改革,加快保障房建设的步伐。如此,房产税才能真正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其对房价的现实影响和对房地产市场的长远意义,才能完整显现。
2023-10-20 15:28
2023-10-19 15:03
2023-10-19 14:48
2023-10-17 1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