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

筛选
当前位置:东莞房地产网  > 楼市聚焦 > 谈房论市
分享到
微信扫码分享
房掌柜小程序端

房掌柜小程序端

点赞(0)
收藏

城市“多中心”能否缓解拥堵?

来源:解放日报   东莞房掌柜  2011-02-03 12:04:28阅读量:23619
[摘要]问:前面汽车尾灯闪烁,后面汽车喇叭声声……节假日前后,道路拥堵情况加剧。二战以后,以伦敦、巴黎为代表的大城市经济和人口急剧增长,单中心高度聚集的城市形态难以容纳新的发展。

  就上海的情况来看,浦东开发开放被认为是一次改变单中心城市结构、建设多中心城市的有益探索。可尽管浦东已经建有大量的办公楼宇和住宅,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但仍未有效缓解过江交通的困难。上世纪80年代,上海还规划确定了徐家汇、五角场、浦东花木和真如四个城市副中心,试图通过外围中心的建设疏解中心城区的拥挤状况。由于轨道交通助力,徐家汇较早地形成了城市副中心的功能,其他一些规划中的副中心地区则依旧处在功能完善之中。在另外一些轨道交通可达性较好的地区,如中山公园地区却已呈现出颇具活力的副中心发展态势。

  综上所述,建设多中心的城市是应对城市人口和经济活动增长的措施之一,但能否长期有效缓解城市交通的拥挤还要取决于更加精细的规划和政策。我们必须研究人们居住、就业、日常生活和交通出行的行为,从城市空间结构和交通耦合关系、管制和激励政策、财政和费率政策等多方面入手,在应对人口增长、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减少小汽车的使用,控制交通拥挤蔓延和反弹。

  进入新时期,由于多种速度轨道交通的发展和快速交通体系的完善,城市网络节点重要性远远大于地区几何中心的重要性。我们的城市正在变为多极网络嵌套的结构,有必要抛弃机械、模式化的多中心城市建设观念。孤立卫星城的模式很难保证公共交通的服务水平,为此需要从动态交通联系的观点出发建设郊区新城,沿区域公共交通走廊采取珠串式的多中心发展模式,从而形成较大流量的客运走廊。这将有利于人们长距离出行采取公共交通的方式。

  总之,上海正处于城市空间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只有从土地使用和交通互动的整体关系及有利于改善人们在城市中经济社会联系角度出发建设好多中心的城市,才能避免“城市越摊越大、中心越建越多、交通依然拥堵”现象的出现。  

分享到:
责任编辑:张拓

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楼市爆料寻求报道,请点击这里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房掌柜赞同其观点。

新闻排行

新闻推荐

  1. 1国有大行集体表态:化解房地产风险
  2. 2东莞城区笋盘大盘点!2.5万套选1套 不能随意
  3. 3广深高速改扩建项目将实施 广州-东莞段由广深珠公司负责
  4. 4广东:9月个人房贷新增344.82亿 扭转前两月负增长态势
  5. 5央行行长潘功胜:稳妥化解大型房企债券违约风险
  6. 69月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涨幅扩大
  7. 7【每日网签】东莞住宅10.16成交住宅141套,面积16004.8㎡
  8. 8多地土拍规则调整不再设置上限价格 取消土地限价会成趋势?
  9. 9碧桂园创始人杨国强露面 前往顺德北滘南平路项目工地调研
  10. 10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分三类实施 已入库162个项目

楼盘推荐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