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
我们不需要千篇一律的城市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曹昌
城市,像开着挖掘机、盾构机的冲锋军团,炮声隆隆,烟尘滚滚,高楼拔地而起,将历史遗迹碾成碎片。
从“楚汉名城”到《水经注》里的“长沙郡”,从“红脸的关公战长沙”到辛弃疾的“飞虎军”……长沙,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作为中国历史上保持城名、城址不变最长时间的城市之一,长沙饱受战乱摧残。特别是1938年焦土抗战中的“文夕大火”,几使全城历史文化遗迹损失殆尽。
潮宗街古城墙发现后,三湘大地开启了一轮“湖南精神”的大讨论。很多湖南人扪心自问:我们的根在哪里?湖湘子弟会不自觉地从历史文化上溯源。但那分做两截的城墙,讲述起历史故事来又如此纠结,如此莫可奈何。
如何向子孙交代?只有如实道来:因为GDP,因为要卖地,因为要建设更加美好的城市……但我们的子孙们仔细一想:不对,你们所高唱的“湖南精神”,不还打上了一点功利主义的色彩、暧昧着一点铜臭的味道吗?
在日益增长的各项指标要求下,我们未必比主政者做得更好。长沙也有不少城市建设项目为文化遗产“让路”的例子,长沙27座汉王(后)陵的保护,政府给开发商赔了数亿元。
谁也不愿意成为历史的罪人。
从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到再城市化,城市演进的过程中,没有人能用目光抵达到数百、数千年后长沙城的模样。我们期待,子孙生活在潮宗街,120余米或者更长的古城墙蜿蜒于城市之中,墙体如青铜般屹立,四周有鸽子在啾啁……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生活?谁都会列出个一、二、三。但相同的是,我们不需要千篇一律的城市。
他们怎么保护古迹
法国:500米半径的保护区
1887年,通过历史文物建筑保护法。1943年规定,建筑物与其周边环境的联系不容破坏,列入名单的建筑物周围500米为保护区;1962年,通过街区保护法。
美国:保护古建赚钱
1966年,通过国家古建保护法。1976年,国家税收法规定,古建保护费用的一部分可以用作抵消政府税。古建保护一时成为利润很高的行业。
日本:地下原址保护
把古建筑分成几个档次,分别投入不同数额的维护资金。在京都,建筑物不准超过45米,原先窄小的街道都没拓宽。在大阪,两处高楼地下都原址保存着历史遗迹。
老挝:酒吧街给佛塔让路
大寺庙有专门的财政拨款和公司捐赠。小寺庙靠信徒们自发的捐赠和保护。万象市中心一处酒吧区,有一佛塔,交通拥堵。政府把酒吧建筑往后移几米,没有破坏古佛塔。
2023-10-24 13:51
2023-10-24 13:41
2023-10-23 14:41
2023-10-23 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