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城市规划:产业结构决定东城国际化
我来东莞有五年了,大学的时候去过上海,02年毕业去过深圳。见证《国际化东城的未来》这个主题非常好,来到东莞之后体现国际化方向走的确实是东城,但是我认为还是有一定的距离。从专业的角度,我们是喜欢从城市定位来说,就是从它的经济结构走。今天来论坛前,我简单看了一下数据,在一二三产业的时候,其实农业在东城可以忽略不计,第二产业就是工业,主要集中在东城北有大量的工业区,占了将近39%。然后就是服务业,占了将近61%左右。所以从产业结构来看决定了人口结构,人口结构就决定了国际化方向,虽然星河住了很多外国人,其实周边遇到的一些外地人士还是比较少的,所以这个还是比较零星的表现,我认为国际化东城表现得非常突出,但是不像深圳和上海那样明显。所以从产业结构的转型入手,带动更多国际化的人士来到东城。
天为地产总经理李宝柱
另外,从城市规划角度。我从深圳过来的,深圳分四个区,像罗湖区基本上没有什么土地资源,集中了大量的深圳老商业。02年毕业去了之后,记得当时福田区还是一片草地的,现在福田区定义成深圳的行政中心。南山区很出名的中国硅谷科技园在那边,定义为深圳的文化中心。盐田区是以经济为主。所以东城应该说是“卫星城市”的概念,因为莞城面积比较少,所以老城市的商圈为主。
东城是未来金融商贸文化中心
新城是运动的典型代表,东城未来的城市定位,有一个观念,东城定义为整个东莞的商贸中心,商贸中心和商务中心不同,比如说密集大量的写字楼代表着服务业未来非常发达的,囊括了金融机构、开发商等等,其实我对东莞整个定位真不是很清楚。我认为商务中心是一直困扰我的地方,到底商务中心是定在东城还是定在南城?如果是新城一定是定在南城合适一点,但是确实东城具备大量的写字楼群。
第二,我看到另外的数据,东城的金融机构。深圳有罗湖大概集中了60家各大金融机构的总部,是深圳的华尔街。如果我们东城是第三产业已经占领了主导因素,所以在第三产业占主导的定位,我认为建各大金融机构在东城有近三十多家的,比如说中国银行、证券也是在东城,那么会不会未来转移到南城所谓的总部基地,当然是看东城和南城各种层次之间的竞争,但是我们认为东城底子好一点。
第三,这是我从深圳来到东莞之后,共性的特点,就是文化中心。最深切的感受就是泡吧,泡东城的酒吧。我认为挖掘真正东莞古老的莞乡文化也好,东城未来承担起这样的角色,比如说南城作为新城文化,肯定是未来新莞人最多的地方。莞城因为它的地域面积问题,所以东城未来承担起的是整个东莞文化中心的角色。
我对东城的感觉,总给起来有这么几个点,未来的商贸中心,未来的金融中心,还有如果是文化产业极力打造,能够承担起未来整个东莞文化中心的角色。
房地产角度:真正豪宅将在东城崛起
第一,是黄旗山板块,第二是中心区板块,比如说中心区板块“三旧”改造的住宅项目还是蛮多的。第三个板块,就是像以花园城市为代表的东城北为代表的。所以从“三旧”改造再加上轻轨,我认为东城不断积累高档的消费场所。
从我自己亲身的改善型换房角度,到底东莞四个城区里面,我现在住御花园,但是我感觉觉得那个配套非常不便,我现在是想换大一点的房子,在东莞主城市里面,松山湖离主城区太远,剩下的西城没有其他的一些配套非常丰富的,如果从资源角度分黄旗山板块和水濂山板块,但是未来真正豪宅的崛起的地方,就是东城板块。
2023-11-04 17:01
2023-11-04 16:10
2023-11-04 15:59
2023-11-03 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