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

筛选
当前位置:东莞房地产网  > 楼市聚焦 > 掌柜点评
分享到
微信扫码分享
房掌柜小程序端

房掌柜小程序端

点赞(0)
收藏

融资大战密集上演 地产资源型板块势好

来源:互联网   东莞房掌柜  2009-10-26 02:50:09阅读量:39317

上周大盘稳步上扬,地产、金融及有色、煤炭等板块成为主要推动力,而医药生物、公用事业等防御型板块明显遭“冷落”。分析人士表示,9月份的宏观经济数据进一步验证了经济企稳复苏势头的确立;同时,油价上涨、美元贬值也令通胀预期陡然升温,因而在经济持续向好的背景下,预计后市反弹热点仍将主要集中于抗通胀的行业,如地产、有色、煤炭及农业板块等。不过,10月的最后一周将迎来本月的解禁洪峰,且创业板首批28家企业即将上市,短线而言,市场情绪或会受到一定影响。

资源型行业走强

上周资源型行业走强,成为推高股指的主力。根据Wind资讯统计,按照算术平均法计算,房地产、有色金属、采掘及金融服务指数全周分别大涨8.78%、8.18%、6.99%及6.89%;按照总市值加权平均法计算,上述行业周涨幅也分别达8.56%、7.48%、4.22%及5.38%。

分析人士指出,地产股持续走强,除了受9月份全国住宅销售面积环比增长17%数据的刺激外,人民币升值及日益强化的通胀预期,也是该板块在稍作休整后持续走强的又一重大推动力。在4季度销售、投资数据持续向好的背景下,预计该板块估值还有望继续提升。

受益通胀预期升温的还有有色及煤炭行业。对于有色金属,分析人士表示,四季度是有色金属的消费淡季,同时全球金属库存处于高位,因而有色金属的商品属性短期内会较弱。但受美元贬值、通胀预期加强、流动性充裕程度提高的影响,资源的货币属性将大幅加强,且足以支撑当前的价格。其中铜是基本面最好、货币属性最强、垄断程度最高的基本金属,根据历史经验,通胀初期铜是表现最好的基本金属。目前铜价已远离成本区,且无额外的供给压力,预期到2011年铜将供不应求。同时,煤炭股的走强也离不开美元走弱及油价创出反弹新高的驱动。分析人士认为,随着全球经济回暖,在当前美元走弱的环境下,预计煤炭等资源品的价格将具备较强的支撑。

农业股补涨行情将持续

8月以前,农业板块的涨幅明显落后大盘,但从8月该板块开始有所表现,尤其是国庆节后的两周该板块更是异军突起。按照算术平均法计算,农林牧渔指数全周上涨5.12%,按照总市值加权平均法计算,该板块涨幅也达5.31%,均小幅跑赢全部A股。

分析人士认为,短线而言,通胀预期将主导市场资金选择行业和个股。随着通胀预期效应从地产及其他资源类板块向外扩散,预计农业板块的补涨行情仍有望继续;另外,东北、华北地区的生猪疫情也将一定程度地刺激该板块部分个股走强。

我们将统计区间拉长至节后两周,按照算术平均法计算,自10月9日以来,采掘、房地产、有色金属及黑色金属、化工及金融服务行业分别大涨23.57%、21.25%、19.13%、15.39%、15.20%及15.08%,跑赢全部A股同期14.71%的涨幅,而期间农林牧渔指数涨幅达14.89%,仅与全部A股走势相当,从这个角度来说,在通胀预期效应逐步扩散的背景下,农业板块的补涨动力也将更加强烈,建议投资者继续关注该板块的投资机会。

去年金融危机让房地产企业的资金链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而今,随着融资大门的打开,IPO、企业债、配股、增发等融资方式被地产公司竞相运用。随着银行对房地产信贷的收紧,地产商不仅对这些融资模式的依赖进一步强化,而且还开始挖掘新的融资渠道。

融资大战密集上演

今年6月以来,随着A股IPO大门的重启,众房企都急不可待地筹备上市。据不完全统计,IPO重启后有超过30家房地产企业计划在A股和H股上市,募集资金规模将超过1000亿元。无疑,今年是房企IPO久违的春天。

中投证券李少明告诉记者,由于去年市场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企业在市场融资的步伐有所放慢,此次地产商的融资大潮酝酿已久;而另一方面,今年下半年以来,中国房地产企业面对部分市场疲软以及闲置土地开发压力,确实需要融资筹钱维持运转。

房地产企业的融资方式主要分为债务融资和权益融资两种。“从银行获得资金依旧在各地产公司占据绝对比例,也是当前地产商们最愿意实施的融资方式。”渤海证券研究员周户对记者说。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9年9月商品房施工面积和新开工面积持续增长,环比上升10%和15%;在资金来源方面,2009年1到8月,房地产开发企业本年资金来源近3.4万亿元,同比增长34%,其中国内贷款7384亿元,增长46%。

但问题是,“今年上半年银行贷款仍是房地产项目最主要的资金来源,这种单一的房地产融资模式,无论对开发商还是银行系统来说,都蕴含着较大风险。”上述人士认为,一旦政策缩紧,开发商又会遭受“苦日子”。因此,房企只有拓宽融资渠道才能抵御政策风险。

事实上,在融资过程中,各地产商可谓各出其招。万科、保利地产等龙头房企选择增发方式募资,规模都超过了100亿元;而首创置业(02868.HK)和合生创展(00754.HK)等大型房企则选择了企业债或配股等方式募集资金。

业内人士称,随着上半年楼市销量的猛增,开发商加大开工和土地储备都迫在眉睫,而现实的问题是,银行对大型房企的授信只是画饼充饥,民营房企和中小房企很难真正从银行拿到实实在在的贷款,只能靠其他渠道补给。

地产信托悄然升温

随着银行对房地产信贷的收紧,地产商已有的融资模式正在悄然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房企开始从信托等其他渠道融资。

中国信托业协会发布统计数据显示,9月,共有47家信托公司推介43款集合资金信托产品,与上月持平。其中,贷款类产品16款,股权投资类4款,权益投资类8款,债权投资类3款,证券投资类5款,组合投资类7款。而按投资领域划分:地产信托9款,基建信托4款,金融信托9款。

记者统计发现,虽然地产信托产品款数并不多,但与其他信托产品相比发行规模却更大。9月地产信托产品发行总规模约26.4亿元,占比高达64.3%。与8月9.9亿元相比,9月份地产信托发行规模约增长166%。

用益信托工作室统计数据显示,信托公司发售给客户的信托理财计划中,已连续四个月(6-9月)大规模投向房地产领域,累计规模约达143亿元人民币,远大于1-5月的95亿元。6月以来,房地产逐渐替代地方基础设施,成为信托产品的主要投向。

针对信托资金热衷投资于地产的现状,一位银行业人士对记者表示,房地产商既是最有钱的人,同时也是花最高成本融资的人。目前的市场行情是房地产企业需要支付10%或更高的成本(目前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为5.31%),并出具合法的抵押物,包括股权、房产或商业项目等。

9月份,摘得信托产品收益桂冠的“新华信托-渝开发A股股票收益权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便是一款地产信托产品,其优先受益人年收益率为12%,次级受益人年收益率高达30%。

据悉,不仅是中小地产商开始从信托渠道获得资金,地产巨头也同样如此。资料显示,今年9月,绿城中国(3900.HK)的全资附属公司绿城房地产也与平安信托签署了150亿的合作投资战略协。而在此之前的8月份,继金地集团(600386)与上海信托合作发行了规模5亿元的信托产品后,金地集团又与平安信托签署100亿合作投资战略框架协议。

由于银行信贷投放的收紧,资金来源渠道有限的中小房地产公司将更加倚重信托渠道融资,随着信托行业影响力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大型房地产公司开始青睐信托融资。但是,在这轮融资之后,上市公司拿了钱,我们在今年年底、明年上半年会看到什么现象,这将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

【延伸阅读】

新华社:房企为何再掀赴港上市潮?

宝龙地产最近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融资规模约39亿港元。此前不久,恒盛地产已率先成为自2008年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之后首只登陆香港联交所主板的纯地产血统内地地产股,加上今年七月以环渤海地区最大的建筑材料生产企业身份在香港IPO的北京金隅,香港联交所内地房企IPO停滞的现状正逐渐被打破。

“赴港上市潮”再现

在经历漫长等待后,封闭已久的资本市场大门再度向房地产企业敞开:恒大集团、深圳花样年、明发集团、禹州集团等公司已通过聆讯,卓越地产、龙湖地产、佳兆业等也在全力备战香港上市。

IPO放行无疑为新一轮融资潮提供了客观环境,而追溯房企进入资本市场的更深层次原因,则是上市后的财富效应和“高价地”频出时代的资金需求。

最新公布的胡润百富榜上,前10位富豪中7位来自地产界,其中许荣茂、杨惠妍、朱孟依等代表的企业无一不是在香港股市中赫赫有名的房产巨鳄,此外,刚上市的恒盛地产张志熔将极有可能凭借恒盛的资本布局成为上海新首富。

瑞银集团投资银行亚洲区主席蔡洪平曾在博鳌地产论坛上透露,2009年四季度将迎来内地房企赴港上市高峰,下半年融资额度或超过2007年全年,达到80亿至100亿美元规模。

搜房网首席运营官刘坚表示:“在2008年有进军资本市场计划的多数房企因市场环境被迫中止计划,进入2009年后随着经济环境的逐步向好以及IPO放行,一波内地房企排队IPO的热潮开始出现。”据了解,搜房网正积极筹备今年十一月在香港举行的以上市、融资为主题的香港地产周活动。

囤地热潮

除了对财富效应的追逐外,进入资本市场对房地产企业更重要的吸引力则来自对自身资金上充实的需求。动辄几十亿元的土地出让价格,让资本市场长袖善舞的房企在土地市场进退更为自如。事实上,10月14日刚登陆港交所恒盛地产近日已宣布了以8.5亿元购入天津两幅地块的消息。

尽管等待上市的房企将目光瞄向红火的土地市场,正伺机掀起新一轮囤地热潮,但目前的态势并不让人乐观。最近几个月,内地房产市场价滞量跌、交投转淡的局面,已让在香港上市的内地地产股颓势频现:10月2日挂牌的恒盛地产报收3.76港元,较其招股价4.4港元跌14.5%。宝龙地产也在上市时将招股价由每股3.30~4.90港元降至2.75港元,首次公开募股筹资规模也从6.28亿美元降低至3.53亿美元,缩水将近一半。

新股登陆港交所的热情并没有因此而熄灭,政策的宽松与整体经济环境向好依旧带给了这些企业足够的动力。有业内人士介绍,即将赴港上市的内地房地产公司,目前均具备比已上市公司更大的优势,主要表现为土地成本相对低廉,毛利率相对较高。

今年四季度,香港联交所将成为内地房企集中登上资本市场的舞台。作为香港地产周主办方之一的搜房网相关负责人透露:“第六届香港中国国际地产周将于2009年11月26日至27日在香港召开,旨在为内地优秀房企与香港资本市场投融资服务机构搭建交流平台,通过与投资机构的现场互动,帮助与会企业有效对接香港资本市场。”

分享到:
责任编辑:宋晓丹

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楼市爆料寻求报道,请点击这里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房掌柜赞同其观点。

阅读过本文的网友还阅读过

新闻排行

新闻推荐

  1. 1国有大行集体表态:化解房地产风险
  2. 2东莞城区笋盘大盘点!2.5万套选1套 不能随意
  3. 3广深高速改扩建项目将实施 广州-东莞段由广深珠公司负责
  4. 4广东:9月个人房贷新增344.82亿 扭转前两月负增长态势
  5. 5央行行长潘功胜:稳妥化解大型房企债券违约风险
  6. 69月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涨幅扩大
  7. 7【每日网签】东莞住宅10.16成交住宅141套,面积16004.8㎡
  8. 8多地土拍规则调整不再设置上限价格 取消土地限价会成趋势?
  9. 9碧桂园创始人杨国强露面 前往顺德北滘南平路项目工地调研
  10. 10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分三类实施 已入库162个项目

楼盘推荐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