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发展陷入困境之后,越来越多的标杆房企通过转型寻找出路,然而大势之下,中小房企并不见得“船小好掉头”,反而面临更大的压力。
清科私募通统计的数据显示,房地产行业的并购事件呈逐年上升态势,2014年全年,房地产行业共有67例并购案,而在过去3年这一数字分别是76例、22例及27例。根据清科公布的并购金额,《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粗略统计,2014年房地产行业涉及并购的金额约为287亿元,2013年为330亿元、 2012年和2011年分别为48亿以及61亿元。不难看出,近两年来,随着楼市持续分化、房地产业步入“白银时代”,楼市继续上演整合大戏。
“从融资角度看,中小房企的融资渠道会收窄,融资规模也会大幅下滑,与之相伴的即是融资成本大幅提高。所以若不是多元化经营的房企,单一业务的房企会发现后续拿地开发投资都会很艰难,甚至会面临用甩卖项目和股权的方式来救急。”上海某房地产研究院研究员严跃进表示。
中小房企破产频发
“2014 年市场不好,银行开发贷积极性也很低,中小房企来说只能寻求其他的资金来源,但即便是信托,成本高不说,对中小企业也是不理不睬。”一位不愿具名的房企人士表示,资金来源不畅自然难以拿地开发,销售回款难以保证,企业自然陷入恶性循环。在其看来,更多的中小房企都在选择合适的机会把自己“卖”出去。
根据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此前公布的数据,2014年房地产行业并购案例成倍提高,2014年上半年收购总额是152亿元,同比增长了2.09倍,而当前正在谈的还未完成的交易额是1600多亿元。
对于资金密集型的房地产行业来说,现金流无疑是决定房企生存安危的生命线。一旦房企遭遇不可控的突发事件,销售回款受阻后,经营资金链也会面临较大考验。而 2014年楼市最具代表性的杭州市场,则将中小房企生存不易的现状深刻地表现出来:兴润置业负债35亿元宣告破产、百强房企光耀地产因资金链断裂、华门控股出现债务危机、中都集团老板“消失”百货业关门等。
进入2015年,房地产行业的整合似乎愈演愈烈,中小房企的生存环境愈加恶化。根据《每日经济新闻》1月5日的报道,进入2015年前夕,江西赣州长发置业有限公司和赣州银信置业有限公司先后破产。
中国房地产研究会市场委员会副主任陈晟表示,目前商业银行正在收缩对房地产企业和个人按揭的贷款,提高门槛,严控风险。基金方面,目前还看不到能使整个地产私募基金行业出现系统性风险的迹象,但已经有不少地产基金未雨绸缪,缩小对中小开发商的资金供应。
布局市场新需求
对于中小房企而言,不但面临融资难,库存压力或许成为压倒这些小房企的最后一根稻草。从国家统计局数据可以看出,除一线城市及部分二线城市库存去化周期处于合理周期内,其他城市特别是三、四线城市,库存压力都非常大,这对于分散在这些三、四线城市中的中小房企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随着银行信贷收紧和去库存影响,房地产行业或出现更多债务违约行为。和大型房企相比,中小房企资金面压力较大。”一位房企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对于一些库存压力较大的城市,区域内的企业生存环境则更恶劣。
2023-11-03 14:55
2023-11-03 14:45
2023-11-03 12:00
2023-11-03 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