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创客云集亦庄
出席入园仪式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袁立洪评价:锋创科技园提供场地,优客工场提供技术和服务模式,这是亦庄营造创新创业氛围的新开始,也是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举措。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亦庄)是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08家全球五百强企业、415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00多家企业研发机构已经落户亦庄。开发区聚集着3000多名海外人才,其中中央“千人计划”人才50人,约占全市的1/4;北京市“海聚工程”人才78人,占全市的1/6。
作为首都科技创新中心主阵地,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在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文化创意等支柱产业领域,云集了众多以“海归”为特色、以经验丰富的工程师为主力的创客大军。一个政府推动、企业主导、产业链要素服务、提供综合创业生态体系、彰显亦庄特色的众创空间建设样本,正在京南大地书写。
打造不同的众创样本
毛大庆选择亦庄,是基于亦庄在创新创业领域的良好基础。
总建筑面积16.5万平方米的锋创科技园是以电子商务和“互联网+”为特色的园区,园区已有涉及电子商务、移动技术等产业在内的268家企业入驻,其中不乏中铁十二局国际公司等央企及爱蒂宝等国际品牌。
此外,产业链服务型的嘉捷科技园、集约共创型的移动硅谷产业园、教育服务型的安快创业谷……更以多重路径,在亦庄开辟了最靠近产业生态的创客天堂。
“我们经历过从0到1的发展,深深地感到,对科技创业者来说,比人才、资金、管理等更需要的,是方向。”开发区嘉捷科技园总经理任彤说。
在任彤办公室的会客桌上,放着一系列3D打印产品,与其他3D打印产品不同的是,这个3D打印机本身也是打印件组装而成的。这是即将入驻嘉捷的一个创客产品。最初,创业团队希望用3D打印制造汽车,在嘉捷团队的指导下,他们意识到,目前这个想法在市场上无法认可,于是选择了目前电商喜欢的家用产品。
任彤坦言,硅谷创业生态中不仅有成千上万的创业者,更为可贵的是有比创业者更专业、具备风险识别和排除能力的天使投资人。所以,产业园区要根据自身优势,提供产业链或产业生态的支持。
依托产业优势谋创业
亦庄的优势是有产业基础,容易找到一流的分包、供应商和上下游产业链。
“我们在2011年就决定成立移动硅谷孵化器—创新天使,总面积达到3800平方米,涵盖开放办公、独立办公、公共会议室与咖啡厅等功能。”移动硅谷相关负责人师伟介绍,今年,移动硅谷与亦庄国投联手,打造集创业、投资与咨询等多种服务为一体的众创空间—创投汇。
由于产业园最初的定位就是移动通讯总部、研发、交易和服务型园区,所以众创空间一直坚持在移动领域耕耘。师伟介绍,在一个集约的环境下,企业创新思维的碰撞很容易使创新产业化,让创新队伍加速成长。
201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王煜博士回国来到移动硅谷,联合创办了北京博大光通国际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专业从事新一代信息技术包括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处理的研发和应用。短短一年后,这家企业迅速成长。今年,博大光通的产品已经运用到开发区所有通讯井上。
师伟介绍,2013年,移动硅谷和美国硅谷科技协会、IDG共同举办移动硅谷创新天使中美创新大赛;2015年,携手Donews传媒举办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吸引了500多个创业项目的参加,给创新、创业型企业和团队提供中美交流、融资、成长和发展的平台。
2023-11-04 17:01
2023-11-04 16:10
2023-11-04 15:59
2023-11-03 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