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90年代
商品房在东莞兴起 自建房仍是首选
何建文读高中的时候,已经进入上世纪90年代了,由于兄妹几个个头越来越大,狭小的家庭居住空间显得愈加的窘迫,于是经商有点积蓄的爸爸妈妈开始商量着给家里重新砌栋小楼房。而也正是在这个年代,何建文说,自建房逐渐收紧政策,商品房开始在东莞兴起。
花园新村——东莞最早商品房之一
据刘建文回忆,当时除了开始出现带小区花园的商品房以外,东莞沿路而建的无小区独体楼也较为时兴,不过据其父辈告诉他,那时候入手商品房的,大多是投资性的香港购房者,因而对于小区配套并不十分关注。
不过,尽管1992年起东莞城区已开展房地产业务,如花园新村、东湖花园、东城中心等小区先后出现,花园新村、东城中心商圈的格局也随之形成,并逐渐替代没落的莞城商业。但由于当时东莞市民对商品房的接受程度还不高,因此,自建房仍是大多数市民的首选。何建文说,他们家就是其中最好的案例。
00年代初
东莞初现城市模样 置业热潮渐起
2001年,大学毕业已经2年,就职于某家会计事务所的何建文在事业上已相对稳定,于是家人开始为其谋划结婚、生子等人生大事。在亲戚朋友的介绍下,那一年他认识了现在的妻子,并于次年完婚和生子。
初尝当父亲的滋味让何建文即倍感幸福又甚有压力,由于有了自己的小家庭,所以买房子的事情也开始提上日程。何建文说,他记得2002、2003年的时候东莞整体经济扩张,老百姓手上的钱越来越多,东莞也开始有了城市的模样,于是一股置业热潮由此渐渐开启。
新世纪豪园小区
“当时身边不少朋友、同事对商品房开始有所感冒,并时常讨论着一些关于楼盘的位置、价格等的信息,家里有些钱的后来听说都去买了星河传说、中信凯旋城、新世纪豪园等豪宅楼盘。”何建文说,迫于家庭的压力,转遍了城区大大小小的楼盘之后,在父母和岳父母的共同帮助下,2004年他和妻子在万江江滨花园定了人生第一套房,约91平,总价近26万。
华南mall
而之所以选择江滨花园小区,据何建文透露,一是因为单价合适又离自己上班的地方近,二是考虑到华南mall在2003年已经进驻万江,可能会给周边楼盘带来一定的升值。但后来的事实却证明,2006年以前,东莞的房价依然在3字头徘徊,一直未能有所提升。
2023-11-04 16:10
2023-11-04 15:59
2023-11-03 18:05
2023-11-03 1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