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

筛选
当前位置:东莞房地产网  > 楼市聚焦 > 谈房论市
分享到
微信扫码分享
房掌柜小程序端

房掌柜小程序端

点赞(0)
收藏

专家解读:物业税通向“实转”存在三大难关

来源:房掌柜采编中心  整理 东莞房掌柜  2010-03-02 02:56:04阅读量:8126
[摘要]10个物业税“空转”试点省区市多年的现实,显露出中国物业税研究和实践面临的重重困境。 对此,试点地区税务部门皆颇感无奈。因为,摆在他们面前的,是制度、技术、人才匮乏与舆论压力等诸多待解的难题和矛盾。 制

技术之难

在一些业内资深专家眼中,开征物业税需具备三大技术基础:翔实的不动产登记资料;房地产价值批量评估;政府的税收征管能力。

经常赴各“空转”试点地区考察、调研的曲卫东认为,目前各“空转”城市在上述方面“一直没有太好的突破”。

他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开征物业税的前提是需要所有房地产的基础信息,如区位、周边建筑物、面积、户型结构和交通环境以及财产登记人等。这些都关系到对房地产的计税价格评估。“但这是一个庞大的数据库,至少涉及土地、规划和房产等几个部门,然后还要通过计算机辅助的批量评估方法,进行批量计税。”

目前国内许多城市的不动产登记制度显然无法满足上述需求。“部门之间都是信息孤岛,由于各自的利益不愿意共享信息。”曲卫东说,仅凭税务部门“单打独斗”,自然难以“空转实”。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倪红日也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她所接触到的一些“空转”城市,在一开始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比如要征税的一处经营性房产出现了经营权变更,工商部门却不能及时反馈。”

倪红日在美国波士顿时曾看到这样的经验:在波士顿,由政府的一个专门机构负责开发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对城市中所有房地产的信息进行立体化登记,让信息在所有执法部门中共享,并可以通过系统对管理目标定位。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了解到,目前类似的地理信息系统在国内城市也已经出现,尤其以杭州市地税部门开发的“房屋交易计税基准价评估数据库”为代表。

此外,房地产批量评估技术与政府的税收征管能力,是开征物业税另外两大关系密切的技术基础。这是10个“空转”省区市近年来模拟操练最多的动作,而显露出的问题却也最为明显。

分享到:
责任编辑:张鹏

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楼市爆料寻求报道,请点击这里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房掌柜赞同其观点。

新闻排行

新闻推荐

  1. 1国有大行集体表态:化解房地产风险
  2. 2东莞城区笋盘大盘点!2.5万套选1套 不能随意
  3. 3广深高速改扩建项目将实施 广州-东莞段由广深珠公司负责
  4. 4广东:9月个人房贷新增344.82亿 扭转前两月负增长态势
  5. 5央行行长潘功胜:稳妥化解大型房企债券违约风险
  6. 69月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涨幅扩大
  7. 7【每日网签】东莞住宅10.16成交住宅141套,面积16004.8㎡
  8. 8多地土拍规则调整不再设置上限价格 取消土地限价会成趋势?
  9. 9碧桂园创始人杨国强露面 前往顺德北滘南平路项目工地调研
  10. 10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分三类实施 已入库162个项目

楼盘推荐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