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之难
在一些业内资深专家眼中,开征物业税需具备三大技术基础:翔实的不动产登记资料;房地产价值批量评估;政府的税收征管能力。
经常赴各“空转”试点地区考察、调研的曲卫东认为,目前各“空转”城市在上述方面“一直没有太好的突破”。
他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开征物业税的前提是需要所有房地产的基础信息,如区位、周边建筑物、面积、户型结构和交通环境以及财产登记人等。这些都关系到对房地产的计税价格评估。“但这是一个庞大的数据库,至少涉及土地、规划和房产等几个部门,然后还要通过计算机辅助的批量评估方法,进行批量计税。”
目前国内许多城市的不动产登记制度显然无法满足上述需求。“部门之间都是信息孤岛,由于各自的利益不愿意共享信息。”曲卫东说,仅凭税务部门“单打独斗”,自然难以“空转实”。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倪红日也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她所接触到的一些“空转”城市,在一开始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比如要征税的一处经营性房产出现了经营权变更,工商部门却不能及时反馈。”
倪红日在美国波士顿时曾看到这样的经验:在波士顿,由政府的一个专门机构负责开发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对城市中所有房地产的信息进行立体化登记,让信息在所有执法部门中共享,并可以通过系统对管理目标定位。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了解到,目前类似的地理信息系统在国内城市也已经出现,尤其以杭州市地税部门开发的“房屋交易计税基准价评估数据库”为代表。
此外,房地产批量评估技术与政府的税收征管能力,是开征物业税另外两大关系密切的技术基础。这是10个“空转”省区市近年来模拟操练最多的动作,而显露出的问题却也最为明显。
2023-11-04 15:59
2023-11-03 18:05
2023-11-03 14:55
2023-11-03 1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