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之难
几乎每一位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的专家都会提及香港的例子。在香港,物业税被称为“差饷”。对于这项工作,有近1000人的香港公务员编制队伍负责,可谓兵强马壮。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杨遴杰则讲述了一个更为夸张的事实:在国外某些国家,队伍最庞大、人数最多的,除了军队,就属征收物业税的工作人员。
但国内“空转”试点省市所面临的,却是评估力量薄弱、人才极度匮乏的现实。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了解到,在业界公认房地产批量评估力量最强的杭州,其相关公务员编制也仅约30个。这迫使杭州方面在开发评税系统时,不得不求助于中介机构作为“外脑”。
一个极端的例子是,南方某物业税“空转”试点城市,因为一位内部评税专家跳槽去了大学,致使全部模拟评税工作搁浅。
“如果开征物业税,国家要花大力气培养一批评估人才。”汪晖博士对《财经国家周刊》表示。
但在吴翔华看来,“技术上的问题都不是问题,最关键的是管理的问题”。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物业税“空转”试点初期,一些城市干劲很足,多由市政府出面成立领导小组,协调各部门工作,“空转”一度进展很快。而其后,在更为“短平快”的土地出让金吸引下,随着管理层热情的消耗,相关工作愈发流于形式,“空转”也濒于停滞。
2023-10-24 13:41
2023-10-23 14:41
2023-10-23 14:18
2023-10-23 1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