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项目组4月26日发布的2018年4月《中国住房市场发展月度分析报告》显示,短期看,一二线城市中房价下降或稳定的城市个数增多;三四线城市房价仍将继续惯性上涨,但涨速将有所下降。3月北京房价有所回升,但复苏基础并不牢固。部分热点二三线城市房价仍较快上升。前期房价涨幅相对较小的东北部分城市,房价开始出现追涨。
报告显示,北京房价连续2个月企稳回升,环京楼市再度下降,西安、青岛、南宁、大连等成为新的热点二三线城市。2018年3月大数据房价指数环比显示,与2月相比,北京房价环比上涨了1.25%,涨幅比上月扩大0.28个百分点,结束了连续9个月的房价回调。但作为环京楼市风向标的廊坊(燕郊)房价,在经历了连续三个月的止跌回升后,2018年3月环比再度下跌了1.73%,显示出市场复苏的不稳定性。西安、青岛、南宁房价环比涨速居样本城市前三位,环比分别上涨5.1%、5.05%和4.29%。近年房价走势相对平和的大连,房价环比上涨4.02%,房价环比涨速居样本城市第四位。样本城市中,共有南京、合肥、天津、厦门、石家庄、廊坊6城市房价环比下跌。
重点城市房价存在先涨先跌的现象。廊坊、天津、北京、上海、厦门、合肥等2016年以来第一波房价快速上涨城市,3月的房价均低于一年前的价格。成都、西安、南宁等第二波房价上涨城市,近一年房价涨幅仍然较大。2018年3月大数据房价指数同比显示,与上年同月上比,廊坊、天津、北京、上海、厦门房价跌幅分别为33.08%、14.88%、13.51%、4.9%、1.43%,居样本城市房价年度跌幅前五位;成都、西安、南宁、杭州、青岛房价涨幅分别为64.39%、62.69%、49.77%、45.06%、44.33%,居样本城市年度房价涨幅前五位(见表1)。
部分城市各区域板块的房价走势出现较大分化,调控政策有待进一步细化。从2018年3月主要城区大数据房价同比指数看,近一年来,北京市各区中,房价跌幅最大的为通州区达16.97%,其次为东城区下跌16.3%,最末尾为顺义区下跌11.21%。天津市跌幅最大的为东丽区下跌19.36%,最小的为河西区下跌13.5%,与北京市类似,投机程度较大的板块跌幅也较大。上海市各区中,松江区下跌8.13%居跌幅之首,而静安区还上涨了8.16%。沈阳市和平区上涨31.84%居全市各区涨幅首位。青岛市涨幅最大的为黄岛区上涨66.05%,最小的为崂山区上涨31.12%,二者涨幅差距高达35个点。南京市鼓楼区上涨21.07%居全市各区涨幅首位,江宁区上涨4.77%居末位。广州市涨幅最大的为番禹区上涨46.77%,最小的为天河区上涨18.29%。成都市郫都区上涨94.14%居各区涨幅首位,天府新区上涨57.15居各区涨幅末位,撤县设区对郫都区房价上涨构成了有力的支撑。
报告认为,从外部环境看,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市场不确定性显著增加。中美贸易摩擦将迫使中国产业升级转型与结构优化,从而间接影响国民收入结构和区域经济结构。这两种结构变化都将对未来房地产市场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2023-10-20 15:28
2023-10-19 15:03
2023-10-19 14:48
2023-10-17 1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