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网络上有一则关于买房的段子被中介疯传:
一中介被客户骂:“我当初买房犹豫的时候,你为什么不拿刀逼着我买?”
中介委屈地说:“您当时觉得贵,想过段时间再说。”
客户发火了:“当初还没下定决心,你多催我几次,让我借钱买也好啊,也不至于现在买不起!”
段子令人莞尔,却也无情地戳到了不少购房者的“痛处”。不过如今东莞楼市热度持续低温,市场观望情绪浓厚,政府一再强调“房住不炒”,坚决打击投机炒房行为,又让不少购房者找到了犹豫的理由。当然,这其中肯定不包括何强(化名),错失3次低价投资机遇的他,早已不相信能“等来机遇”了。
“创业还不如投资房产来得省心”
跟许多70后一样,如今经营2家公司,名下好几套房的何强,同样有着“白手起家”的励志经历。
90年代初,20多岁的何强从茂名老家跑到了深圳“闯世界”。90年代的深圳,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遍地是机会,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人纷纷来深圳寻求发展机会,何强也随着这波潮流涌入了深圳,并在一家工厂落了脚。
工作中的何强勤奋能干,从小小的基层员工爬到了管理者的位置,为自己赚取了第一桶金,还颇得老板赏识。几年后,他为了寻求事业上的突破,接受了东莞一工厂的邀请,来莞做了总经理,千禧年出头月薪已上万,成了当时很体面的“金领”人士。
不过,职业经理人终究还是帮人打工,积累了一定资本和人脉后,何强终于在2010年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从包工头做起,到现在经营2家公司,何强在很多人眼中,无疑是成功的。
然而,在交谈中,何强却一再叹息自己“劳碌命”。“这几年经常遇到拖欠工程款,有的还要打官司追,更不要提运营成本、行业竞争这些了,太耗费心力了,创业还不如投资房产来得省心。”
是的,何强还是一个房产投资者,在东莞已有6套房产了,如今自己住在东莞水濂山板块一别墅区,其余5套房产有4套正在放租,还有1套是2017年入手的,还没有收楼。
作为业余的投资客,何强对于东莞楼市了解并不多,更不十分了解区域规划、升值分析,用他的话说是“买房看机缘”。不过,他却坚信,投资房产准没错,起码现阶段,不管政策怎么调控,东莞要发展房价还得涨。
“别问我哪来的信心,我是错过好几次得来的教训。”
一念之差错过了4000万
“曾经,有一个暴富的机会摆在我面前,可惜我没好好珍惜。一念之差,你知道我错过的是多少吗?4000万!”喝了一口龙井,何强随意靠在沙发上,开始第N次吐槽他的“愚蠢”行为。
这事要从他在深圳的时候说起。90年代末,福利分房被取消,深圳房地产从此走上市场化轨道,当时的房价水平普遍在5000元/平左右,个别地段极佳的去到8000元/平。而当时的何强,还是很淳朴的打工心态,一心只想赚钱养家,根本没想过在深圳发展。
第一次关注房地产市场,还是因为何强当时的厂老板。由于个人表现突出,有了3年工龄的何强很得老板赏识。为了留住这个得力助手,老板总是鼓励他在深圳买房安家,并承诺借首付。
“当时那边有一个别墅开盘,一套毛坯别墅只要200万,老板说借我首付还不用急着还。只可惜我当时太年轻,觉得在深圳买房不如回老家盖房子,结果……”
据何强介绍,如今那个小区的别墅报价,已经高达4000多万一套了。
“相当于我2、3年的利润收入了。一年之差,错过4000万,这是我做过的最蠢的事!”
完美避开“套路”,错失6、700万
深圳的失误决策,其实早在06、07年深圳房价大涨时,何强便已意识到了,只是当时他已到东莞发展,对此并没有太深感触。也正是这个原因,以致他又做错了一个决定。
据介绍,何强的第一套房子是在新世纪豪园买的,当时他到东莞做了高管,个人月收入1万多,而新世纪豪园才3、4000元/㎡。销售知道何强有积蓄也负担得起,就劝他多买几套,说以后肯定会涨。
很显然,何强当时是拒绝的。
“虽然那时深圳房价已开始涨了,但东莞才刚发展,很多地方还是城乡结合部的样子,房地产都是本地老板在做,房价也没怎么涨,好像大家都不热衷买房,觉得投资回报不高,而且新世纪大户型不太好卖,销售说的我也没当回事,觉得是套路呗。加上自己不想把钱都花光,影响生活质量,最后只买了一套自住,谁知道……”
网上有个调侃房价的段子,“这么多年只有房产中介没骗我”,何强却觉得一点都不假。2015年开始,在深圳客攻城略地下,东莞房价如脱缰野马,单价破万、破2万、破3万……当低房价一去不复返时,何强才突然意识到,东莞房产是很有潜力的,不是不涨是时候未到!
“东莞房价太出乎我意料了,现在新世纪豪园的二手房价都飙到2万以上,真后悔当初没听销售的话,买多几套房!”何强懊恼道。他算了一下,以他当初的情况,走走关系买3、4套是没问题的,转手至少赚6、700万。
犹豫几天,多交19万“学费”
经过两次惨痛教训,2015年底,已经开始自己创业的何强,终于醒悟:房子不仅仅是刚需品,还是最好的投资产品!“收入增长跑不过房价增长,房子作为保值增值的资产,回报比做生意好!”
2016年一年时间,在不影响公司运作前提下,何强把家庭大部分流动资金都投入到购置房产中来,先以320万高价卖掉新世纪豪园的大户型,纯赚近250万,又利用金融杠杆,陆陆续续在一些潜力区域投资了4套房,加上自住的水濂山别墅,2016年9月他已购入5套房产。
2016年10月,东莞实行了限购限贷政策,不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正快速奔跑的东莞楼市岂会立即刹车,深圳客还有不少在徘徊,为留住这部分客户,不少楼盘都采用了延时签约的形式推货,东莞部分区域房价不降反升。
“调控期正是捡漏好时机。”2017年初,何强又按耐不住了,虽然此时他已属于限购限贷行列,但借亲戚名额买房还是可以的。这一次,他看上了因华为迁入而闹得沸沸扬扬的松山湖片区,出于溢价考虑,何强选定了一个大岭山的在售楼盘。
“这个楼盘属于投资型楼盘,投资、自住一半一半,交通也方便。当时选了一个性价比较高的95平户型,折后单价1.8万,当时觉得有点高了,打算再考虑考虑。”让何强暂缓交钱的,是销售的话,“他一直说下周要涨价,当时想着政策这么严,哪能说涨就涨,以为这是逼单手段,就没有直接下定。”
谁知道,这一考虑,何强又交了19万的“学费”。
过了几天,当何强下决心去买房时,被告知该房源已被卖出去了,而该楼盘房价也真的整体涨了好几百。不甘心的何强,最终还是买了这个盘一个同户型的房源,折后单价2万/㎡,总价与前一套相差19万。
“从投资考虑,肯定原来那一套性价比更高。就犹豫了几天,就交了19万‘学费’,亏大了!”
后记:
进入2018年,东莞楼市行情持续低迷,加之遇到了几笔“烂尾款”,何强近大半年都没关注楼市的。不过对于东莞楼市的未来,他依然信心满满,称有机会还想继续再投资。
他坚信,调控只是暂时的,过了这个周期还是得放松。而东莞的优势太明显了:一线城市之间的价格洼地,产业升级,轨道交通,粤港澳大湾区……等等,有这么多前景规划,未来房价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不过他也强调,投资需要理性,要量力而行,尤其是借金融杠杆炒房的。限售政策让房产变现时间延长,过多的房产在手上就像是定时炸弹,万一哪天杠杆断裂,伤害到的还是自己。
2023-10-24 13:51
2023-10-24 13:41
2023-10-23 14:41
2023-10-23 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