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不务正业”, 事实上是郑志刚在试图为家族产业开辟一个全新的出路。
郑志刚将自己对艺术的热爱,带到家族事业的“创新”中来。K11就是他的杰作。
2008年初,郑志刚发现多数商业体已经出现了同质化和增长疲惫,于是他主导了一次针对新世界百货VIP顾客的调研,他发现很多人在投诉购物中心高度趋同,新一代的VIP更注重空间感和精神领域。
如何颠覆商业地产购物中心同质化的堡垒?郑志刚给出的解决方案是,构建富有艺术特质的文化基因。
郑志刚获得家族30亿港元的注资,在香港尖沙咀开业了首家K11。K11将艺术、人文、自然融合商业,创造了所谓的“博物馆零售”。这一模式的创新,很快得到了市场验证。
2009年12月,香港尖沙咀K11开业,80%的商户是首次登陆香港的品牌。香港K11在开业第一年就实现了盈利,且收入比整改前翻了3倍。
2010年,郑志刚再掷4亿元人民币,将上海淮海中路的新世界大厦改为K11 Art Mall。这个面积仅3.8万平方米的购物艺术中心创造了单月100万人流的纪录,并成为上海潮人的聚集地。
K11将自身的DNA设定为艺术、文化、环保。它渴望从一片哀鸿遍野的零售百货业中依赖独特的定位脱颖而出。郑志刚做到了。
今年是K11的第10个年头。K11已经在上海、沈阳、武汉和广州等地相继开业,成为目前中国品牌扩张最快的购物中心之一。按照郑志刚规划,未来还会开发23个K11项目,于2023年布局9个国内城市。
去年9月,在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2018财年业绩发布会上,久未露面的新世界发展主席郑家纯出席。郑家纯笑意满满的看着一旁的郑志刚,对记者说道:“希望可以系幕后一直睇住我仔成长,希望佢越来越好(希望可以在幕后一直看着我儿子成长,希望他越来越好)。”
以下为新世界发展2018年全年业绩发布会问答实录:
现场提问:预算案提到香港明年的卖地会比较少,管理层觉得这对于今年香港楼价会有什么影响?会不会影响到集团的推盘计划和定价?
郑志刚:我们之前也说过,今年我们看到楼市的升幅是一个单位数字的升幅,所以我们依然会审慎乐观,也不会影响到我们的推盘。
未来我们会推大概870个单位,在3、4、5、6月我们都会推。从元朗、上乡道等等我们都会继续去推。明天(2月28日)发展局会继续落实下一季的土地供应计划,我们也会密切留意。
现场提问:管理层好。公司会投资多少钱在大湾区里?在大湾区的土地面积公司预计会增至多少?
郑志刚:大湾区方面我们之前也说过,我们会投资200亿港元进入大湾区收购土地。现在这笔钱还没用完,我们会继续将资金投放在大湾区的土地储备方面。
现场提问:新世界发展最近收购了富通保险。可否说说这方面的发展如何?这个产业会不会也进到大湾区?在卖楼方面,估计今年新世界的售楼收入会不会比去年多?
郑家纯:集团长远的发展策略也是围绕着大陆和大湾区的发展的。我们看未来这十年,实际上大湾区和香港本身是慢慢融合的。因此我们就不是说看香港这700多万人口,而是看大湾区本身的7000万人口。
所以,我们最近收购富通保险也是因为看准了这个时机。我们认为香港本身或者大湾区本身在这个保险的行业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发展,因为融合了大湾区和“一带一路”。
另外,一年前我们投资了SKYCITY(香港国际机场SKYCITY航天城项目),本身就是看准大湾区。所以我们是积极地配合国家本身的发展策略,探讨如何可以前瞻未来十年、二十年的整体香港格局的发展形势,探讨如何可以抓准机遇,如何发展我们的商机,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我们在几方面会积极发展。例如在医疗、养老、教育、IT的整合,以及将来如何可以创造一条龙的生活圈,带给我们的楼盘一种一条龙的服务,我觉得这些也是非常重要的。
我个仔用了这么多的时间、这么多的心思来做这些事,可以说现在开始看到了一些成绩。
郑志刚:其实我们在去年11月也推行了一个新的品牌叫Humansa,主要就是养生、复康和养老方面。
香港方面我们已经有1200个床位,也会继续在大湾区孵化。在未来的五年里,我们会在深圳、珠海、香港、广州等不同的地方去增至5000个床位,这也是和我们大湾区的规划纲要很吻合的。
同时、我们在复康方面,也会在大湾区不同的城市里和社区的健康中心、复康中心进行连接。
另外、在护理方面,我们会做很多护理员的培训。在香港会有一些专业的文凭去培训护理人员。我们会辐射到大湾区,也会和大湾区的不同护理学校、护理中心合作,也希望可以培训一些护理的人员做居家养老的服务。
在教学方面,我们也会有很多不同的教育课程推向大湾区,我们也希望在不同的土地上加上一些教育机构、教育学校或者国际学校,形成一个多元化品牌、一个新世界生态圈和生活圈的概念。
在富通保险方面,我们也希望在战略上与他们合作,孵化到大湾区。
科技方面,其实我们两年前已经部署做了一个很大的孵化器,这个孵化器叫Eureka Nova。目前有100个初创的科创企业正在孵化中。我们在其中挑了6至7个,由我们帮忙去培训、培育他们。
另外我们也与腾讯合作了约200个科创企业的在大湾区的项目,也希望可以孵化约15家企业。这200家企业中大概有55%是香港企业,大概有35%是内地企业,而其余的是亚洲的一些企业。
所以总体我们大概有300个科创企业正在孵化中。科技方面除了我们刚才说,我们首创的如何去颠覆地产的流程技术外,在人工智能、人工识别方面其实我们也开始在内地进行试点。
现场提问:你们好!想问问关于创科,因为今天的财政预算也有说创科,之前大湾区纲要也提及了在创科中香港扮演的角色。新世界除了Eureka Nova之外,还有没有什么庞大的计划在这方面实行?
郑志刚:其实在创科方面,我们是两三年前已经开始做了,我们的创科中心也在广州一带,在大湾区里成立了两三年,现在有近70几个IP已经拿了,有的在申请。
除了Eureka Nova之外,其实我们在人工智能、人脸识别、区块链方面都已经走得比较前了。人脸识别方面,我们主要的技术在内地的项目里也已经在用了。
包括我们为什么和腾讯合作,也是希望去发展Smart Retail,就是在零售科技方面也希望可以合作。比如说语音识别等。
现场提问:刚才郑先生说集团除了本身的地产发展之外,之后也会发展养老、创科项目,其实你们有没有一个长远的计划?养老、养生、创科的发展占集团的发展比重会不会更加明显?
郑志刚:其实我们在养老科技的方面会大力去做的,希望养老科技在养老板块中占30%至40%。
但是记住,新产业方面可能也需要3至5年的孵化期,因为也需要时间去搭建,需要去大湾区落点和收购。所以在目前的占比不会很大,但是未来三至五年后,这个占比会慢慢看得到。
这些新产业、服务软件等方面其实是打通我们的硬件的,再加上我们的大数据,其实可以更加增加客户服务的体验,并且会为他们的服务增值。所以其实不只看一个产业,而应看整个生活圈、生态圈,它是增值给每一个客户的。
郑家纯:我有一点补充,关于创科本身,实际上创科就是如何提升和带动我们的集团本身的业务发展。我们的主力,集团本身的发展是以地产为主的,但是创科、科技的融合是可以提升我们的产品的。
(房掌柜整理来自观点地产网、市场导报经济周刊、乐居买房)
2023-10-24 13:41
2023-10-23 14:41
2023-10-23 14:18
2023-10-23 1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