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能源之都”在哪里?江苏常州当仁不让。
1月28日,江苏省常州市委、市政府召开新能源之都建设推进大会,正式发布了《推进新能源之都建设政策措施》,吹响了打造引领长三角、全国领先、全球有影响力的新能源之都的奋进号角。
“常州新春第一会聚焦新能源之都建设,如同新春的第一束暖阳,给新能源企业带来巨大的信心和无限的能量。”前来参会的新能源企业负责人表示。
栽桐引凤,产业生态悄然形成
在常州市金坛区直溪光采小镇,沿着马路可以看到一大片工地正在热火朝天地施工,这是东方日升(常州)新能源有限公司的二期厂房。
“预计今年上半年二期工程将投入生产,新增8条电池生产线和3条组件生产线,产能规模是4GW高效太阳能电池片和6GW高效太阳能组件。”东方日升(常州)新能源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王芳介绍。
这个面积仅有3.8平方公里的小镇,聚集了15家高企、15家亿元企业、40家规模以上企业,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这是常州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一个生动注脚。
常州是“苏南模式”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拥有同类城市中最完备的产业体系,国家工业41个大类中常州有37个,207个中类有191个,666个小类有600个,动力电池产业链完整度达97%,智能制造装备、新型碳材料分别入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全国先进制造业集群。
在新能源之都建设推进大会上,总投资折合人民币超470亿元的15个新能源重大产业项目签约落户,加入“常州新能源军团”。
龙头引领,常州新能源产业动力澎湃
从行业前瞻性方面看,在“双碳”背景下,能源安全体系构建得到进一步加强,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新能源产业或将迎来业绩和市值的“戴维斯双击”,资本市场新能源常州板块市值破“万亿”指日可待。
“尤其是新能源行业龙头企业,在经历了新冠疫情、国际政治关系多变等多重因素考验下,行业进一步向技术、成本、规模等方面具有优势的企业集中,行业龙头进一步向技术、成本、规模等方面具有优势的企业集中,行业龙头业绩增速明显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刘敏表示,资本市场新能源常州板块市值“超万亿”的突破点,在龙头企业。
在新能源光伏产业,天合光能无疑是常州的龙头企业。
近年来,天合光能光伏组建出货量稳居世界前三。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的预测,至2025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将达270至330GW,占全球电力总需求量的25%,逐渐成为全球能源供应体系的主体力量。
随着产能的进一步提升,产业链的进一步延伸,天合光能在光伏产业的龙头地位将更加稳固,市值有望进一步攀升,业绩增长潜力较大。
据介绍,天合光能宿迁三期年产8GW高效太阳能电池项目将于2023年5月投产,预计到2025年末将形成年均营业收入51.79亿元、净利润4.82亿元。
此外,天合光能提前布局了包括智能微网及多能系统、能源云平台等创新业务板块,拓展了在新能源发电、输配电和用电售电领域的业务范围,如“整县推进”分布式光伏,推出“天合智能”优配服务,以及推出发电业务与运维的多能系统、储能业务等,未来这些新业务的拓展也将带来新的业绩增长。
在新能源动力电池生产方面,中创新航是被市场和机构认可的“潜力股”,2022年中创新航在香港上市,首次募集资金92亿元,成为港股动力电池第一股。
目前,中创新航装机量为全球第7、全国第3,占全球份额的4%,装机量同比增长110%。
中创新航2022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38.97亿元,同比增长266%。公司拥有先进的技术创新,快速的投产模式,以及深度绑定整车客户优势。
此外,中创新航还在储能电池方面,进入欧美市场,预计到2025年,装机出货需求达111GWh、223GWh,较2022年增长近20倍。
在国内市场,中创新航储能电池2022年出货约1.5GWh,占全球的1.06%,随着行业的爆发式增长,储能电池有望为中创新航带来30倍左右的业绩增长,成为公司市值提高的最大驱动力。
与此同时,中创新航正在筹划2023年上半年申报科创板IPO,预完成A+H上市布局。
常州新能源产业中,还有一家专注光伏材料的龙头企业——聚和材料,是全球光伏正面银浆龙头企业。
2021年全球市场占有率达37%,位居行业第一。
受益于产能提升、电池技术迭代等因素,聚和材料业绩、市值增长潜力较大。公司IPO募集资金投建的年产3000吨导电银浆项目预计到2024年全部投产,届时公司导电银浆总产能将达到1700吨(正面1200吨、背面500吨),较2021年同比增加56%,达产后预计新增年均净利润2亿元。
上市公司36家,约占全市上市公司总数的40%
截至2022年底,常州共有与新能源产业“发储送用”四个环节密切相关的上市公司36家,约占全市上市公司总数的40%。
在发电环节,集中了天合光能、亿晶光电、亚玛顿、顺风光电、裕兴股份等上市公司;在储能环节,主要有中创新航、泛亚微透等,其中,中创新航香港上市首次募集资金92亿元,成为港股动力电池第一股。
在输送环节,常州主要有苏文电能、安靠智电、洛凯股份等,在新能源应用环节,常州则集中了星宇股份、腾龙股份、光洋股份、旷达股份、南方精工、协和电子、神力股份、江苏雷利、祥明智能、日盈电子、长海股份、永安行等上市公司。
截至2023年1月9日,资本市场新能源常州板块总市值达4585.27亿元。
其中,天合光能以1542亿元的最新市值位居龙头,恒立液压则以超900亿元市值位于第二,中创新航、星宇股份、聚合材料、宏微科技、苏文电能分列3至7名,且市值均超百亿元。
站在产业风口上眺望未来,常州精心绘制产业蓝图,举全市之力、聚全球资源,抢抓机遇、抢抓风口,在 " 领跑 " 领域扩大优势、在 " 并跑 " 领域提档加速。" 招引百亿项目、培育千亿企业、打造万亿产业 ",常州将做好 " 增量 " 的文章,加快比亚迪、理想、江苏时代、中创新航、蜂巢能源等企业的项目建设和产能释放,带动上下游企业提振信心、做大做强,让产业发展的 " 龙头 " 昂起来、" 龙身 " 动起来、" 龙尾 " 摆起来,全力争创国家新能源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到 2025 年,新能源产业规模超万亿元、资本市场新能源常州板块市值超万亿元;到 2035 年,产业规模在 2025 年的基础上再翻一番," 发储送用 " 环节深层次、高浓度融合发展,新能源在生产、生活中的渗透率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真正建成引领长三角、辐射全国、全球有影响力的 " 新能源之都 "。
" 新能源之都十条 " 重磅发布
在 1 月 28 日举行的常州新春 " 第一会 " 上,常州新能源全产业链生态图谱和《常州市推进新能源之都建设政策措施》重磅发布,向全球头部企业发出邀请;总投资超 470 亿元的 15 个新能源重大产业项目签约落户,加入 " 常州新能源军团 "。
陈金虎表示,常州市委、市政府将进一步推动资源要素向新能源领域集聚,政策再加码,只要被认定为新能源链主项目的,市级产业、创新、人才政策全部再提高 10% 的奖补比例。" 党委政府宁可在其他方面紧一紧,也要舍得下本钱支持企业技术攻关、标准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对承担国家、省核心技术攻关的项目,单个项目我们最高奖励 500 万元、200 万元;对推动重点项目攻关‘揭榜挂帅’的,最高奖励 500 万元;对获得国家和省立项的重大科技、产业公共创新平台,最高奖励 1 亿元、5000 万元。"
据悉,《常州市推进新能源之都建设政策措施》被称为常州 " 新能源之都十条 ",围绕产业发展、技术创新、推广应用、生态营造四个方面,聚焦新能源之都建设亟待突破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制定出十条重磅政策,真金白银、真心实意的政策支持撬动市场力量,为新能源产业发展再添一把火。
同时,聚焦建立体系标准,常州正研究制订引领全国的新能源城市建设评价体系,将陆续出台在交通出行、城市建设、绿色储能等方面引导 " 新能源替代 " 的鼓励政策。以 " 两湖 " 创新区、高铁新城为先导 , 在园区开发、城市更新和美丽乡村建设中,加快探索新能源开发应用场景。
来源: 上海证券报、光明日报、中国证券网 、现代快报
2023-10-23 14:18
2023-10-23 13:58
2023-10-20 23:53
2023-10-20 1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