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刚过,人到中年再得一子的刘强东,斥资31.12亿元拿了一宗地,成为北京土拍市场的焦点。
2月8日,北京2022年五批次集中土拍结束,本次土拍成交6宗地块,共揽金132.09亿元。其中,备受关注的亦庄新城地块被京东以31.12亿元底价拿下。
京东罕见斥资31亿拿地
这块地正对着京东集团总部,是一块综合性地块,建筑控制规模为19.46万平方米,建筑使用性质为住宅、商业、办公及附属配套设施。
除了约14万平方米的办公面积外,还有约为5万平方米的住宅面积,并且套内面积不超过90平米的户型占比需要达到70%。许多业内人士猜测,京东此举可能是为了建职工住房。
拿下该地块的“北京越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去年12月13日才刚刚成立,由京东全资控股。天眼查信息显示,该公司拥有房地产开发资质。
据了解,目前附近二手房均价在6万以上。这块地还包括一块面积约4万平方米的托幼用地,将被规划为12个班的幼儿园。
或为员工建房?
公开信息显示,京东集团此前也有过拿地记录,比如2021年2月,京东旗下公司耗资3.56亿元拿下经开区一宗1.1万平方米的商业办公用地,该地块将用于建设研发中心,技术研发投入将不低于116亿元;更早之前的2012年1月,京东以2.95亿元起始价竞得亦庄一宗约4.5万平方米的地块,该地块后建成京东新总部大楼,并于2015年8月正式启用。
但包含住宅用途的公开拿地极为罕见,不少业内人士猜测京东此举或为解决员工住房问题,而非通常意义上的房地产开发。
2022年11月,刘强东发布全员公开信,其中提出“集团要拿出100亿元人民币,为包括全体德邦兄弟们在内的所有集团基层员工设立“住房保障基金”,为基层员工提供购房无息贷款。刘强东本人再捐款一个亿人民币,集团以及各个BGBU也会拿出一定比例的现金,大幅扩充“员工子女救助基金”的规模。
信中还提到,为了提高基层员工福利待遇,同时尽量减轻公司压力,集团决定自2023年1月1日起,京东集团副总监以上以及相对应的P/T序列以上全部高级管理人员,现金薪酬全部降低10%-20%不等,职位越高降得越多。
而在今年1月17日京东再次发布员工新春贺信,信中披露疫情三年来京东新增了28万名员工,员工总数已经超过54万人。京东还表示,让为企业打拼的员工过上更有尊严的工作和生活,优于商业的成功。
刘强东的离开与回归
2023年,是京东创业第20个年头,因此刘强东的“回归”显得极为重要。
2018年,美国明尼苏达州事件发生后,刘强东逐渐退居幕后,时任京东集团CMO徐雷兼任首任京东商城轮值CEO,向刘强东汇报。
许雷走到台前后,京东迎来“第二春”。2018年,京东营收增速跌破30%,创历史新低,活跃用户出现负增长。之后三年内,在徐雷的带领下,京东营收迅速止跌,再次恢复增长。
财报数据显示,2019年-2021年,京东始终保持25%-29%的收入增长。其中,京东零售2019年三季度的经营利润率增长至3.3%,创下上市以来的最高纪录。
另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为8.24万亿元,同比增长6.10%,而京东零售前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速为8.85%。
实际上,从2018年至今,刘强东从未真正离开过。作为京东二号人物,徐雷先后接任京东零售CEO、京东集团总裁和京东集团CEO等职位,但刘强东自始至终都在参与京东整体业务的决策。
据天眼查显示,刘强东目前仍关联71家企业,通过直接或间接持股拥有334家企业实控权。
按照行业划分,刘强东现任职企业主要集中在组织管理服务、技术推广服务、咨询与调查,对应比例为18.57%、14.29%、10%;按地域划分,主要分布在北京、江苏,占比44.28%、20%。
最近一段时间,刘强东开始慢慢“回归”。2022年11月底,在京东内部管理会上,刘强东用一句话为徐雷撑腰的同时,也明确了自己的定位:“京东最高领导,一个是我,一个是徐雷。这几年,我一直在尝试放权,给自己的定位是务虚,老徐是务实。”
另外,刘强东用3个多小时再三强调京东的经营战略,成本、效率、商品、价格、服务被提到了极其重要的位置。他还对京东的组织效率和战略焦点提出新要求。
了解刘强东的人因此预言,2023年,他会更多参与日常,带领京东再冲锋。而刘强东的一系列动作,或许已经说明了一切。
来源: 电商头条、职业零售网、野马财经
2023-10-24 13:41
2023-10-23 14:41
2023-10-23 14:18
2023-10-23 1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