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二季度,人民银行进行了新一轮的房地产贷款压力测试,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接受采访中称根据压力测试的结果,即使房价下跌5成,银行业也能够承受。
在房地产金融安全是银行金融安全底线的语境下,对银行进行房贷压力测试,从而指导银行实现房贷风险软着陆,似有必要。根据压力测试结果:即使房地产市场出现最坏的情况,房价下跌三成甚至五成,银行都可以承受这种风险,银行业不存在被房地产商裹挟的情况。
这种分析似有背景为证。一个最明显的金融背景就是,今年以来,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不断上调,央行连续多次加息。银根紧缩之下,社会流动资金不断被收回,作为窗口企业的商业银行顿感吃紧,在借贷交易中越来越处于强势地位。
而在国家房地产市场政策调控之下,随着房地产市场风险加大,银行逐渐收紧对房地产开发的放贷规模,甚至连一向被银行视为优质资产的房屋贷款也被牵涉其中。
央行刚刚公布的数据也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主要金融机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及外资银行等,房地产贷款累计新增额7912亿元,同比少增了5985亿元,来自银行的贷款在房产开发中的比例在下降,目前占比是30%。
一系列数据似乎表明,随着银行对房地产贷款规模的减少,即使房产泡沫破裂风险增大,银行也能置身事外独善其身,对房产下跌的抗风险能力增强。但数据只能证明房贷规模的确在减少,却无法证实银行究竟能扛住多大的房产下跌风险。
目前看来,房贷压力测试的确是测验银行抵御风险能力的准绳。可即使房贷压力测试的结果让人心安,但房贷压力测试本身是否能全面反映银行的金融风险呢?
这种测试仅是基于一种假定场景,楼市本身变幻莫测,借款人行为更是无从把握,这种缺乏对楼市变动和当事人信用行为的风险分析,缺乏一种对还款信用及能力的全面预期。
假如楼市大幅下跌,宏观经济乃至银行资产势必大幅缩水,整体经济变动将间接影响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在还款信用无法预期的情境下,借款人的抵押物能否足额覆盖贷款金额?抵押物如何变现?变现金额能有多少?失去流通价值的抵押物会否不值一文?这种风险不是没有。
倘若对资产变现能力过于乐观,对借款人信用、还款能力缺乏与房产市场、整体经济形势变动的关联性预判,那么即使如今的种种数据显示,银行业对房产的依赖在逐渐减弱,却不能全面把控房产真正下跌时可能带来的金融风险。
2023-10-23 14:18
2023-10-23 13:58
2023-10-20 23:53
2023-10-20 1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