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9日,市自然资源局发布《东莞市城市更新单一主体挂牌招商操作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明确了单一主体挂牌招商适用范围、实施平台、委托方、原则和交易环节等。《规范》试行3年,单一主体挂牌招商分政府(集体)综合收益报价和不动产权益要约收购两个环节实施,采用“线上+线下”方式交易。
全媒体 > 东莞城市更新单一主体挂牌招商采用“线上+线下”交易
来源:i东莞 2019-05-09 22:37:39 记者:潘少婷 刘召
城市更新是我市拓展用地空间,提升城市品质,承接产业外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5月9日,市自然资源局发布《东莞市城市更新单一主体挂牌招商操作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明确了单一主体挂牌招商适用范围、实施平台、委托方、原则和交易环节等。《规范》试行3年,单一主体挂牌招商分政府(集体)综合收益报价和不动产权益要约收购两个环节实施,采用“线上+线下”方式交易。
一个更新单元确定一个改造主体
《规范》明确,单一主体挂牌招商主要适用于集体土地、国有土地或集体和国有混合土地,一个更新单元原则上整体挂牌确定一个改造主体。挂牌招商方案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后,由更新单元所属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委托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实施。
单一主体挂牌招商分政府(集体)综合收益报价和不动产权益要约收购两个环节实施,采用“线上+线下”方式交易。其中,政府(集体)综合收益报价采用实物收益固定、地价款网上竞价方式实施,报价最高者作为不动产权益要约收购的收购主体。
不动产权益要约收购环节采用网上公告、线下应答的方式实施,在1-6个月内完成100%不动产权益收购,收购对价可为货币、物业置换、合作股权、收益权等。
挂牌招商前期工作由镇(街)人民政府负责
《操作规范》明确,镇人民政府负责单一主体挂牌招商前期工作。其中,包括编报更新单元划定方案、核查和确认不动产权益、征询不动产权益人意愿、拟定拆迁补偿方案、确定政府(集体)综合收益、编报挂牌招商方案。
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要组织拟定对其下属企事业单位、集体经济组织和宅基地及地上房屋权益人的拆迁补偿方案。其中,集体经济组织的补偿以物业补偿为主,物业补偿占比一般不低于60%。宅基地及地上房屋权益人的补偿条件由双方协定,补偿标准取得该部分权益人的人数80%以上书面同意并公示15个自然日后纳入拆迁补偿方案。
《操作规范》显示,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可自行实施,或委托下属企业实施,或授权集体经济组织,也可通过政府采购服务方式委托相关专业机构或综合性开发企业作为服务商开展前期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集体经济组织公开招引服务商的,要编制公开招引方案。报批公开招引方案,500亩以下的更新单元由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批准,500亩及以上的更新单元由市人民政府批准。
哪些更新项目可以通过编报“1+N”方案进行审批?《操作细则》显示,拆除重建和以拆除重建为主的更新单元(项目),可通过编报“1+N”方案进行审批。
非拆除重建的更新单元(项目)或以拆除重建为主的更新单元(项目)中非拆除重建部分,与拆除重建更新单元(项目)或拆除重建部分捆绑实施的,其实施方案一并纳入“1+N”方案进行审批;否则,由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或相应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此外,“工改工”(M1、M2、W)的更新单元(项目)不涉及完善建设用地及征地手续的,如合法的集体工业用地使用权人或国有工业用地使用权人自行改造,改造方案由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审批(报市自然资源局备案),然后再报市自然资源局申请变更土地使用条件,也可以按“1+N”方案合并申报改造方案和变更土地使用条件方案。
更新单元(项目)拆除用地面积占比大于50%,拆除重建部分还应满足5个条件。具体包括: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和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已纳入“三旧”改造标图建库范围;土地权属清楚、无争议;涉及集体土地征收或转国有,须经集体经济组织股东大会或股东代表会议三分之二以上同意;改造模式为政府主导、单一主体挂牌招商、土地权利人自行改造等三类,政策过渡期间保留集体经济组织与企业合作改造模式等。
另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农用地、城乡规划为生态绿地等用地,因规划边界、产权边界等而纳入更新单元(项目)范围的,不能纳入拆除重建范围;地上已有建筑物的,可纳入拆除范围(拆除复耕、复绿)、整治活化或现状保留范围。
《操作细则》还对编制主体、时点、程序作了详细的规定。“1+N”方案一般按照农村集体表决、组织编制、公开征求意见、联席会议审议等程序编制。市自然资源局受理“1+N”方案后,将在10个工作日内征求市相关部门意见,随后召集市相关部门、属地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相关主体等进行集中审查,并组织专家评审和公示。值得一提的是,市自然资源局受理“1+N”方案,逐步建立容缺受理机制。
完成上述程序后,市自然资源局将“1+N”方案上报市土地审批委员会(城市更新联席工作小组)审议,通过审议后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整理自:东莞时间网、东莞阳光网)
2025-09-09 16:26
2024-03-05 12:53
2023-11-04 17:13
2023-11-04 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