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路径
酒店转型升级虽是方向,但出路并不是唯一的。在这轮酒店供给侧“去库存”的改革中,既要超越传统饭店业的运营模式,也要结合当地市场需求作出选择。
来自市旅游饭店协会的统计显示,目前全市利用酒店地块及物业进行转型升级的酒店有13家,其中涉及五星级3家、四星级3家、三星级7家。除了上述两家酒店之外,莞城原景愉酒店、常平桃园酒店、麻涌椰林酒店瞄准创业孵化器;万江东悦酒店、道滘明轩酒店正改造承接电商创业或电商总部项目;桥头荷花酒店及松景酒店、樟木头商旅之家酒店、常平新世纪酒店正改建成商务综合体,而南城会展国际已将近4000平方米的KTV场所改造为写字楼,目前出租面积超过七成,包括律师事务所等十余家机构已入驻办公。
对此,东莞理工学院青年讲师郑宁,这位留学英国牛津大学的酒店管理硕士认为,利用包括闲置客房或物业资源进行转型升级,这将是东莞酒店转型升级的常态和方向,不管是建养老院,还是商务综合体,只是其中的一个出路。“东莞星级酒店资源丰富,竞争也激烈,现在不少酒店旺季时客房都住不满,住宿+餐饮+娱乐模式已落伍,转型升级是必然之路;不转型不升级,今后的路越来越窄;但转型升级,绝对不能一窝蜂,要突出差异化经营。”
郑宁认为,供给侧改革的关键是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结合东莞星级酒店的现状,不难发现,“同质化经营、住宿+餐饮+娱乐模式”早已乏力,中高档差异化商务服务还没有形成生命力,“改”是出路;“怎么改”还需要探路。
郑宁建议,高级酒店可利用国际酒店的分销系统,实现客房国际预订。中档的酒店也可以由政府牵头,跟周边大企业签订客户长期包房协议,目前松山湖华为与寮步和大岭山的酒店就有类似合作;部分中档酒店还可以改造成月子中心。长期来看,酒店业的转型要依靠大环境的改善,政府投资拉动。但不管怎么改,并没有固定的模式,而只能结合当地产业链和生态环境进行有效融合。
不过,郑宁更看重酒店内部的力量。“酒店去库存,关键在于酒店产权方和经营方,外界力量只是锦上添花,内部力量才是众志成城。”比如闹市酒店可以增加餐饮消费比重,增设早午晚茶市,开拓餐饮外包和家宴外送,让客房部分员工在餐饮部门帮忙,减少客房部的员工消耗,也减少裁员对于社会的影响。
李晓荣持有与郑宁一样的观点。摸着石头过河,边改边突破,这是目前酒店转型的普遍现象。只有做好市场需求调查,再加上边摸索边前进,才能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路。
“酒店转型升级方向是融合,融合当地的产业升级和生态环境,但出路最忌千篇一律。”李晓荣还以乌沙酒店为例,解释为何定位城市综合体,“实地调研6个月,地处深圳东莞南沙1小时生活圈,可以无缝对接周边三公里的模具产业圈,当地企业重研发生产,却不擅长营销和推广,适合创业孵化和营销机构进驻;而构建社区政务中心,不仅填补了当地的空白,还激活了酒店资源聚集人气。”
李晓荣还透露,如今清溪和石碣等镇的酒店和社区,与他们接洽商讨三旧改造和酒店转型升级项目。“对于酒店改造工程,肯定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李晓荣认为,一定要经过调研和实地参考,一店一议、一事一策,才能有的放矢,酒店转型升级没有“万能钥匙”。
对此,市旅游饭店协会副会长、嘉华酒店集团董事会总监邓淦辉深有感触,“我在酒店行业待了20多年,历经东莞酒店标准化、模式化、品牌化的全过程。”他认为,转型升级是当前酒店的出路。
以嘉华酒店为例,在当地会展经济拉动下,即使整个酒店行业不景气,但嘉华酒店当前业绩同比增长10%。邓淦辉并不否认嘉华酒店地处“好码头”,但关键还得经营好,近几年嘉华就围绕会展商务人士,对餐饮和客房进行多次改造升级,特别注重客户体验,引进外籍员工,提升对外籍客户的服务水平,而成为参展商家的“心头好”,每逢展会,客房往往提前十几天就爆满。
当然,邓淦辉认为,在东莞经济和企业都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部分酒店出现客房和物业闲置现象,这并不意味着东莞酒店出现饱和。毕竟,作为服务行业,无论是标准还是模式,都需要品牌的引领。比如三正半山、嘉华、康帝等知名酒店,在提升本土服务水平的同时,还尝试“走出去”,目前已布局广西、云南等区域,特别是康帝,在广东、海南、浙江、湖北等地已开店超过12家,成为名副其实的品牌连锁。
邓淦辉认为,在这轮酒店供给侧“去库存”的改革中,超越传统饭店业的运营模式,也要结合当地市场需求,既可以精耕细作,也可以“变身”综合体,“酒店转型升级是方向,但路径并不是唯一的。”
2023-10-23 14:41
2023-10-23 14:18
2023-10-23 13:58
2023-10-20 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