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房价飙升
高价地和高房价是一对孪生兄弟,成交的热闹也不断的推高着房价。2009年中国的房价水涨船高、一路飙升。
数据显示,今年11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5.7%,环比上涨1.2%,涨幅均创今年新高。事实上,深圳、北京、上海等地的房价上涨速度远远超过统计数据。12月以来,上海市商品住宅周均价已连破每平方米2万元、2.2万元两个关口,与去年全年商品住宅13665元/平方米的均价比,大涨了60%。数据显示,今年上海各楼盘涨幅平均在50%左右,其中涨幅超过100%的楼盘有4个。其中万科旗下位于闵行区浦江镇的翡冷翠园四季度较一季度成交均价上涨了126.3%。
深圳则率先步入每平方米2万元的时代,自今年9月份起深圳的新房均价就一直在每平方米2万元附近,平均涨幅超过80%。而且这种趋势开始向长春、长沙、合肥、西安、成都、武汉、南京、杭州、兰州二三线城市蔓延,近期这些城市的楼价也出现快速上涨的势头。
高房价不仅令普通老百姓难以承受,就连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贺铿、南京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季建业等高官最近也公开表示,当前的房价已经高到连他们也买不起。沉寂了一段时间的万科董事长王石最近也公开表态,当前的房价存在泡沫,房价再涨问题就大了。不过,一向唱涨房价的任志强仍认为,2010年房价将继续在调控中上涨。
4、央企拿地
2009年,央企拿地凶猛。央企与民企展开高价地争夺战是今年楼市的一大特色,央企背景下的地产开发商拥有民营企业不可比拟的资金成本优势,其中一部分来自于4万亿的天量信贷。央企在土地市场一掷千金的豪派作风,令民营资本望而兴叹。有评论将这一现象称之为“国进民退”,并引发了一场大讨论。
5月15日,保利在北京密云拿得一块地,这是央企背景的房地产商在2009年第一次拿地。接下来,央企的身影开始持续活跃于国内各大土地交易市场。与此同时,土地成交价格开始不断上升,成交地块溢价率也叠创新高。
2009年拿地的央企不仅包括主业为地产的企业,如保利、中海、远洋、华润等,也包括主业非房地产开发的央企。这些来自钢铁、冶金、医药、农业、粮油、化工、电子等行业的央企,主业与地产关系不大,却不惜重金,进军自身并不擅长的房地产业。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房地产变成了很多央企躲避风险的投资方式和新的利润增长点。
冯仑表示,房地产业今年以来出现的国进民退现象,将让市场交易制度从竞争向垄断演变,使房价更加刚性。
2023-11-03 18:05
2023-11-03 14:55
2023-11-03 14:45
2023-11-03 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