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投资237亿元建安置房 完成移民搬迁111万人
来源:
西部网
东莞房掌柜
2017-10-06 08:22:28
[摘要] 陕南地区是全国六大连片贫困地区之一,也是全省山洪和地质灾害群发区,如何让生活在这里的群众不再担心,不再穷困,是我省实施移民搬迁的民生意义。
陕南地区是全国六大连片贫困地区之一,也是全省山洪和地质灾害群发区,如何让生活在这里的群众不再担心,不再穷困,是我省实施移民搬迁的民生意义。
10月3日,我们走进陕南秦巴山深处的安康平利县药妇沟,看看居住在大山深处,过去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百姓今天的新生活。
陕西投资237亿元建安置房 完成移民搬迁111万人
老支书尤应奎: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尤应奎,从老药妇沟村的支书变成药妇沟社区的文书,二十多年的基层干部,这五年的变化最让他兴奋。药妇沟村原来有300多户村民,分散居住在六个山头。
平利县药妇沟社区文书尤应奎:“走全村一天跑不完,我当支书的时候,你要是到最远的那个组走上去,走路最少得5个小时。”
2010年,陕南爆发了7.18洪灾,暴雨和泥石流打破了山村的平静,造成药妇沟村5人伤亡,168户村民的房屋出现倒塌,成为危房。
不搬迁,就无法避免灾害,不搬迁,就无法告别贫穷。当地按照靠近中心城镇实施大点安置的原则,规划了这个容纳550户1724人的安置点,沿着沟道一步一步往外扩建。2013开始,村民陆续搬进了新房。
平利县药妇沟社区文书尤应奎:“原来搭的是土灶,现在是煤气灶,有空调,有有线电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女工吴丰珍的幸福生活
很难想象,这是秦巴山深处的移民安置点。吴丰珍,现在是这家社区工厂的小组长,赶上最近订单多,20多人的小组,每天要生产1200双手套。
吴丰珍指导新员工:“翻的时候也好翻,注意宽度。”
楼下是社区工厂,楼上就是120平米的新房。吴丰珍农忙了可以干活、农闲了加班,多劳多得,一个月能挣到三千多块钱。
平利县药妇沟社区居民吴丰珍:“你看以前在(老)家里面,没事就在人家里坐坐聊聊天,一天到晚跟混日子一样,现在我搬到这个社区里来,有社区工厂啦,晚上下班了就可以去广场跳跳舞呀。”
“腊肉王子”月销售20多万元
药妇沟,从沟里到沟口,房子新了、生活变了。五年时间,不仅让几代人、上百年想走出深山的梦想变成了现实,也让外出务工的高凡有了返乡创业的冲动。他怎么也没想到,移民安置点不仅让大家换了新居,还有技能培训。沟里收购腊肉,安置点网上销售。高凡每月能够卖到20多万元,当地人都喜欢叫他“腊肉王子”。
平利县“腊肉王子”高凡:“在这个移民点上,政府给我们免费提供地方,免费的,而且这是一个氛围,平台特别好,有个学习氛围的中心。”
高凡口中的平台,说的就是移民点规划初期,就考虑了搬迁居民增收致富的技能。因此,移民安置小区一层铺面全部设计成了社区工厂、技能培训中心、线下体验店等多个就业孵化平台。社区居民人均年收入,从搬迁前的4290元提高到了9137元。
平利县移民办主任范小东:“搬迁之初,做规划的时候我们就要产业同步,就是要先业后搬,落实到每一户、每一个人、每一个劳动力上面去,就可以解决搬迁群众稳定的增收,稳定的脱贫致富。”
身边巨变
十八大以来,我省完成陕南移民搬迁111.9万人,全省移民投资237.9亿元,建设安置房21.1万套,入住搬迁群众13.8万人,占到国家任务的196.8%。
责任编辑:黄嘉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