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

筛选
当前位置:东莞房地产网  > 楼市聚焦 > 国内楼市
分享到
微信扫码分享
房掌柜小程序端

房掌柜小程序端

点赞(0)
收藏

2008年度房地产十大个性人物

来源:中国房地产报  卢丹 东莞房掌柜  2008-12-29 09:38:54阅读量:87880

一年一度的人物推选,并没因金融危机而被各家媒体省去多少版面。反而在这种特殊年份,赋予了揭晓这些公共人物更多的道德指标和人性界河。

然而,什么是一种年度人物的评价指标,是物质层面的财富还是精神层面的感化?过去几年里,我们总习惯将那些行业内的地产大佬作为年度人物,即便他们是那么不够企业家大气,那么不够明星潜质,但他们总能成为出没于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上的常客。

今年,本报不再墨守成规,愿意站在读者立场上,打破“一贯制”的审美疲劳,将我们的版面让给那些公众关注的声音和观点上。虽然这些个性人物、率性人物有的张扬,有的低调,有的快乐,有的痛苦,甚至根本无法用对错来评价他们的是非。但正是他们有点“局外”的表现,使陷入经济困境的房地产业有了不同颜色。

我们相信,2009年,当民生和市场两条平行路线更为清晰时,房地产业将出现更多打着强烈公共烙印的个性人物。因为他们是反映中国房地产业阶段特征的文化推手。

王国平:直言救市

2008年10月13日,杭州市出台24条被舆论认为是“最赤裸的救市”房地产政策。随后,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在市委党校宣传活动上直言救楼市无错,旋即引发争议。一些舆论认为其“替高房价撑腰”。

但王国平坚持救楼市,并给出三条理由:一是楼市大落,一些家庭的资产将大幅缩水,并可能引发断供甚至拖垮银行;二是房地产业是支柱产业,一旦大落必然拖累建筑、建材等整个产业链条;三是土地出让收益大幅减少,相应城市建设、民生保障资金也会大幅减少。“这不仅是杭州的需要,也是全国的需要。”

入选理由:房地产事关民生,其政策决策往往陷入科学与民主的左右互博。在2008年的救楼市风潮中,地方政府大都要面对舆论的质疑和拷问。相较于其他城市面对救市半遮半掩的暧昧,王国平敢于直面舆论压力,率性直言,足见其勇气。而2008年杭州从土地出让金中抽取近50亿元用于民生工程建设的事实,显然才是王国平的底气所在。

谢英俊:重建汶川

在台湾建筑师谢英俊的博客上,最新的消息发自11月23日:“汶川县草坡码头村107户在满山红叶中起架……绵竹九龙镇第二栋第三开间轻钢草土示范房开工……一切工作在克服各种困难中进行……”

与谢英俊紧密相连的,是一个叫乡村建筑工作室的NGO。在“5·12”汶川地震后的第10天,参与过台湾“9·21”大地震重建工作的他赶赴大陆。凭借丰富的乡村建筑设计经验,他与众多建筑师积极参与灾后重建。

“除了设计外,我们将建筑去工具化、去专业化,让建筑回到使用者手里,靠他们自己的劳动力重建家园。”谢英俊说。

入选理由:当业界还在探讨谢英俊的“协力造屋”模式能否成为农村住房建设的方向时,汶川地震迅速将他推向了灾后重建的前沿。众多建筑师不计得失地以自身专业优势主动参与灾后重建,只为了那些刚刚经历巨大伤痛的人们能重新拥有一个家园。

茅于轼:炮轰红线

2008年12月24日上午,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理事长茅于轼在其主持的“粮食安全与耕地保护”课题学术成果发布会上表示,目前国内已经解决了粮食的生产和分配问题,国外有足够的粮食生产和全球化的市场,发生饥荒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而当前房地产价格上升的症结,并不是钢筋混凝土贵,也不是劳动力的工资高,而是土地供给有限。

“耕地红线束缚的也只是我国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茅于轼说。

据称,原国家粮食储备局局长高铁生在发布会现场拂袖而去。由于该言论引发的较大争议,茅于轼被网友称为“大砖家”。

入选理由:一直主张“择优分配”的茅于轼,在2008年屡屡语出惊人,此前已经炮轰经济适用房的问题而引起巨大反响。我们绝不鼓励那些哗众取宠的喧嚣,但允许通过科学调查而发出来不同声音。

施永青:再出江湖

今年年初,身为香港中原集团主席的施永青效仿“股神”巴菲特及微软主席盖茨,在正式退出“商场”时,将个人手上持有的中原地产、中原中国等3家公司的股份全数捐出,注入施永青基金,推动社会公益事业。然而,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以及内地楼市的持续低迷,让已经宣布淡出地产江湖的施永青于10月再度回归,主政中原全局战略。

目前,施永青正在做公司内部重组、优化和协调等方面的工作。他打算把人员都放到前线上,叫管理人员都朝前走一步,分行经理要和营业员一起去做生意,“把资源用在最需要的地方,所有人一起面对危机”。

入选理由:1998年,在香港素有“地产教父”之誉的施永青带领中原地产成功走过了东南亚金融危机,时隔10年再度面临同样的难题,令他再度掌舵救中原于水火。港人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商业精神,在这个“寒冬”更显弥足珍贵。

郑建禄:退地成名

上海志成董事长郑建禄之所以笃定成为“退地明星”,不仅在于这家名不见经传的开发商于2007年高价夺得上海普陀长风高价地之后,短短一年便“忍痛”退地,更因为此后又换个身份以底价成功拿下该幅地块。一年内两次拿下同一地块,价格下降三成,恐怕当属我国土地招拍挂以来的首例。

吐出高价地者并非郑建禄一人。8月13日,苏宁环球也退掉了曾经的上海单价高价地。事实上,整个2008年,北京、天津等城市的产权交易所挂牌出让的二手土地项目明显增多,前几年这些企业通过关系或招拍挂拿到地块,但后来银根收紧贷不下款,只得将手中的土地作为筹码拿出来融资。

入选理由:2008年楼市急转直下,令那些带着赌博心态拿下高价地的开发商骑虎难下,全年退地事件不断上演。对于一些开发商,特别是中小企业而言,与其支付高额的土地出让金,不如支付违约金“吐”出土地。郑建禄们显然是房地产泡沫破裂的首当其冲者。

刘海生:履新保障

2008年10月中旬,中央正式批复上海市机构改革方案,上海市“房地分家”,组建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将原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的住房建设管理和房地产市场调控、物业行业管理等职责,市建设和交通委员会的动拆迁管理职责,整合划入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

机构名称中“住房保障”四字的提前,既是对接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职能要求,亦是民生地产的大势所趋。

12月15日,上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首任局长刘海生在市人大代表年末视察的汇报中表示,到今年年底,上海要开工建设400余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这也是刘海生就任以来的工作重心。

入选理由:作为首个地方住房保障局局长,刘海生的低调也不失为一种个性:上任以来,公开讲话寥寥无几,甚至连一张照片也找不到。但不管怎么说,刘海生履新见证了住房保障体制的重大演变,开启了地方民生地产的全新时代。

邹涛:倒戈团购

现年35岁的湖南人邹涛,2006年曾发起“三年不买房运动”。然而仅仅才过两年,便大举倒戈,开始策动万人团购。2008年7月,深圳万人购房团在邹涛的组织下大举进军市场,尽管至今还未交出满意的答卷,但其带头效应已经呈现,北京、西安、武汉、沈阳等地陆续出现各种形式的万人购房团。

据称经营高尔夫生意的邹涛早已是百万富翁。从1998年免费为农民工讨工资,到如今组织万人团购行动,按照他自己的说法:“我用理想与信念坚守和践行着自己追求社会公平、正义、平等的现代公民梦。”

虽然饱受争议,邹涛仍然痴心不改。

入选理由:从“不买房”到“万人团购”,邹涛两年内行为的大转弯可看作是楼市跌宕起伏的一个侧面。邹涛发起的万人团购,也是房地产市场长期在开发商占据话语权的情况下,民间草根力量的一次集体发轫。

牛刀:PK狂人

2008年6月1日,地产网络红人牛刀在自己的博客上发表了一篇名为“我没有理由不让徐滇庆道歉”的文章,也提前预示了一年前“牛徐房价赌局”的结果。

叫板似乎是牛刀的习惯性行为。无论是“和王锋谈谈深圳房价的深幅回调”,还是“与叶檀女士谈谈房价赌局的意义”,牛刀挑战权威获得了多数网民的认同,并被称为“民间代言人”。

既然是赌局,自然有输赢,牛刀本人也并非常胜将军。7月22日,牛刀发表“再设赌局,揭穿政府救市的弥天大谎”,设立了“赌政府不会救市”的局。如今,借用徐滇庆教授的一句话来说——“那将怎么说?”

入选理由:“牛徐赌局”既是房价在2008年的不确定性及所造成的市场恐慌的生动写照,亦是当前地产界浮躁与炒作文化风气盛行的深刻描绘。“草根”牛刀与徐滇庆设局对赌,反映了网络言论对地产话语权的争夺,这或许更值得年轻的房地产学术界反思。

黄光裕:地产赌徒

2008年11月28日下午,证监会一纸通报撕开黄光裕的资本运作黑洞,“北京鹏润投资有限公司有重大违法违规嫌疑,涉及金额巨大”。而在此前,黄光裕已被北京警方从办公室带走,随即因涉嫌操纵证券市场被刑拘。

黄光裕盖的房子不多,但资本炒作功底深厚——从最初搭建地产业务平台到借壳中关村,其做地产的主要目的似乎并不是卖房子,而是进入资本市场融资,以手段为目的。黄氏资本帝国的形成依靠类金融的发展模式,即动用资本市场的力量获取超额收益,在市场狂热期兼并同行成为行为老大。在国美借壳神话实现后,黄光裕一度希望依靠这条路径,把房地产推进资本市场。

入选理由:市场规则永远无法逃避。2008年突如其来的地产寒冬打破了地产企业对房地产市场只涨不跌的惯性思维,市场融资遇阻。随着市场泡沫的不断挤压破灭,由开发热潮带来的房地产资本运作黑洞日益现形。

周久耕:烟熏火燎

周久耕怎么也不会想到,在2008年12月10日发表“开发商降价亏本卖房要受处罚”的言论之后,自己在不同场合抽的“天价烟”和戴的“名表”立刻被网友通过“人肉搜索”曝光。这位南京市江宁区房产局局长,如今正面临“公布个人收入”的诘问。

南京市多个政府部门也因此被推到了舆论的浪尖。据称,南京市的官员因此在穿戴等各方面“悄然进行了改变”。南京市纪委表示,对网友所反映的问题,已指示江宁区纪委依法调查。从对言论的争议演变成一场对“烟”与“表”的“反腐行动”,也许周久耕非常纳闷:自己到底惹着了谁?

入选理由:周久耕“烟熏事件”的背后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从争议言论到局长的吃喝穿戴问题,民众似乎在以一种“人肉搜索”式的集体行为来宣泄对房价的不满情绪。在面对房地产这一充斥了过多道德诉求的问题上,地方官员的行为及执政思路更需谨慎且智慧。

分享到:
责任编辑:nomark

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楼市爆料寻求报道,请点击这里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房掌柜赞同其观点。

新闻排行

新闻推荐

  1. 1国有大行集体表态:化解房地产风险
  2. 2东莞城区笋盘大盘点!2.5万套选1套 不能随意
  3. 3广深高速改扩建项目将实施 广州-东莞段由广深珠公司负责
  4. 4广东:9月个人房贷新增344.82亿 扭转前两月负增长态势
  5. 5央行行长潘功胜:稳妥化解大型房企债券违约风险
  6. 69月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涨幅扩大
  7. 7【每日网签】东莞住宅10.16成交住宅141套,面积16004.8㎡
  8. 8多地土拍规则调整不再设置上限价格 取消土地限价会成趋势?
  9. 9碧桂园创始人杨国强露面 前往顺德北滘南平路项目工地调研
  10. 10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分三类实施 已入库162个项目

楼盘推荐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