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外地人买房的门槛提高,5年的纳税证明成为硬标准;保障性住房今年将全力保障,10万套是硬性目标”,“京十五条”多措并举能否为北京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平稳发展带来佳音房价是否会就此出现松动?
按照“京十五条”的新规,限购以家庭为单位,以认房为标准,对北京市居民家庭及外地家庭限购一套住房、不能买房的条件做了严格要求。中国房地产指数研究院副院长陈晟说,这一政策的出台,将精确打击投机及投资性购房需求。
陈晟:首先,投机性(购房)肯定是被抑制掉了,很多新来(北京)短暂工作的人的限制比较明显。对整体市场影响比较大。
“京十五条”的第二条明确提出,要加快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今年要通过新建、改建、购买、长期租赁等方式筹集保障性住房20万套以上,发放租赁补贴2万户。此外,今年年底前要实现公共租赁住房配租入住1万户以上。财经评论员马光远说,限购政策加上保障性住房建设目标,这两条细则在他看来就是两只很厉害的拳头。
马光远:保障性住房是增加供应,限购令是遏制不合理需求,从两个方面对房价形成向下打压的局面。
“京十五条”还对房地产开发企业和房地产开发项目做了严格的规定,同时要求杜绝土地出让中连续出现楼面地价超过同类地块历史最高价的情况发生。财经评论员叶檀认为,这些规定对开发商而言,都是不小的考验。
叶檀:成本要备案,定价被控制得非常严。如果被认为超出平均利润水准,开发商恐怕会受到的制约或查处都会非常多。
“京十五条”华丽亮相,百姓最为关注的是,它到底能给北京的房地产市场带来怎样的影响?房价能否松动?成交量是否会因此呈现下滑态势?对于这一焦点问题,中国房地产指数研究院副院长陈晟分析认为,成交量将很快会因为新政的出台呈现低迷态势,3到6个月后,房价将会出现松动。
2023-10-23 13:58
2023-10-20 23:53
2023-10-20 15:28
2023-10-19 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