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东莞市控制规划委员会2009年第一次会议举行,会议上审议5个城市发展规划,其中《东莞市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东部地区及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因设计不尽合理,被打回要求重新设计。其他四个规划虽然通过审议,但市控制规划委员会评审专家也给予多个修改建议。
副市长梁国英表示:设计方案要注重保护好环境,而通过的四个项目方案不久将付诸实施,真正落地。
松山湖东部规划:多处设计不合理未获通过
设计单位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院昨日首个登场亮相,却是五个规划案中唯一没有通过审议的。事实上,他们设计的“规划”此前两月已广采民意,将方案一修再修,不想昨日却被评审专家们一眼瞧出破绽,打回重新设计。
审议会上,项目设计者、高级城市设计师由羿先是对“规划”进行介绍:松山湖将在东部地区建起一座“航母级”的电子基地,而这一项目占地683.03公顷,将分为A、B、C三个产业片区,园区内建有酒店餐饮、商业金融、文化休闲,充满了生活味儿。
图纸还表明:电子信息产业基地面积为126.12公顷,而规划区内建设以工业为主,其中城市建设总用地达到716.49公顷,工业用地与科研设计用地合计面积不少于392.72公顷……约莫十分钟光景,由羿发言完毕,与会的一些控规委员已迫不及待,捞起话筒。
缺陷1:交通流量大却无枢纽立交
市建设局局长朱川第一个站出来点出方案缺陷。他说这个规划区内有环莞快速、常虎高速两条市域公路通过,足见交通转换量之大,但方案中却没有设计一座枢纽立交。
缺陷2:居民楼距离高速太近
朱川话音刚落,一位委员紧跟着“点将”:看规划区的西北角,那三块居住用地距离高速公路那么近,对居民的居住影响太大。
缺陷3:建筑物太高造成视觉污染
第三位委员也接过话头,手指规划图,毫不客气地说:规划的居住区容积率高达4.5,而建筑物高度可能在百米以上,很远看去,那几座高楼就像是一个孤岛,严重造成视觉污染。
三位市控规委员会委员连珠带炮似的发问,引得其他委员点头称是。最后,这项规划未获通过。不过,规划中一些设想赢得委员们赞赏,也让人们看出东部地区未来发展的端倪。
金多港:做大高尔夫 建“休闲航母”
设计中的金多港意在改变莞人休闲的老去处,这座崛起中的东莞后花园旨在与虎门港、生态园以及各大公园一较高下,摘得东莞新的旅游胜地。昨日审议会上,设计方抖出一箩筐建设计划,与会者啧啧称奇之余,也担心起金多港的建造会影响到松山湖水的环境。
缺陷:可能会破坏湖水周边环境
金多港占地429公顷,位于松山湖科技产业园西南端,东与南部居住组团接壤,北望东莞理工学院。摊开地图就不难发现,这是一个靠近湖水的危险地带。
为防止湖水周边环境被破坏,谨慎起见,东莞市建设局局长朱川建议:“先做一个模型,然后围绕中心湖的景观进行建设。”梁国英也表示:“要给湖划线,不能碰湖,保护好环境!”设计单位对此回应:将尽快划出空地,不动湖水周边原貌。
亮点:休闲同时可容纳4.43万人口
规划中表明:这大片土地将主要用作体育、休闲、生态、研发。设计单位称:“休闲”算不上是一个新词,金多港却沾着松山湖的天然属性。金多港规划图上写明,综合组团、高尔夫组团、生态控制区和居住组团是四个主区,而金多港将建造一座占地107.34公顷的高尔夫球场,占金多港的规划用地面积25.05%。
为此,金多港将建造一个与高尔夫配套的“休闲航母”,它的建筑面积为5300平方米,其设施着重于配合高尔夫球手及家眷的需要而设:西餐厅、更衣室、蒸气浴室,高尔夫用品专卖店、贵宾室、按摩室、露天茶座、健身房、桌球室、桥牌室、游戏厅、客房等。
此外,金多港的绿地面积占153.67公顷,占据总规划面积“大头”。这一片公共绿地中,将建设综合性公园,纪念性公园、儿童公园、动物园、植物园、古典园林、风景名胜公园。在居住区里也会设有小公园。在街头绿地建设方面,沿道路、河湖、海岸和城墙等,设有一定游憩设施或起装饰性作用的绿化用地。
令人眼前一亮的是,金多港内还将开发房地产,设计容纳4.43万人口,这意味着松山湖不再孤单,将迎来第一批新市民。昨日,《东莞市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金多港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在审议投票中,以10票赞成、2票反对的结果获得通过。
西部研发区:引进知名大学和研发机构
研发一词一直是松山湖的“金字招牌”,因为这块仅仅72平方公里的土地却承载起东莞产业调整升级的重任。《东莞市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西部研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上显示:松山湖将新添一座研发区,研发区会腾出半数以上的土地来吸引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并明确写明:研发区内将不准建设对环境有干扰和污染的工厂。
摊开设计图纸不难发现,东莞本土的唯一综合性大学东莞理工学院坐落于研发区的东南面,将来一旦国内知名大学、学院研发机构进驻后,这里将成为一片研发群落,为东莞产业调整升级提供“智囊”。
设计单位称:这一项目将占地661.06公顷,设计将容纳13.6万人口,其中就业人口11.3万人,高校人口2.3万人。半数土地用作研发机构。设计单位对此进一步解释:科研设计用地占209.25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31.65%;高等院校用地117.61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7.79%;两项用地占了研发区的近半数规划用地。
这片研发区的交通设置堪称发达。规划显示,这片区域道路建设用地占142.02公顷,新城大道、兴园路、大学路、科苑横路、沁园路、研发西四路、科苑路、玉兰路七大城市主干道纵横西部研发区,还有十五条次干道和支路穿行该区。
“道路断面形式会根据使用需要适当调整,但一定保证主要交通方式路面宽度或车道路不受影响。”规划师称,研发区在大型公共建筑集中区域和车流量较多的交叉口,会设置人行天桥或通街走廊,别出心裁地设置了自行车停车场。
规划中也明确透露:各类绿地均为永久性非建筑用地,除园林建筑、绿化生产管理建筑或构筑及规划确定的公共服务设施外,严禁建设其他性质的建筑。
■未通过的规划:
1.《东莞市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东部地区及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控制性详细规划》
■通过的规划:
1.《东莞市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西部研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2.《东莞市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金多港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3.《东莞市东部工业园莞城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4.《东莞市塘厦镇凤凰岗东部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2023-11-03 14:45
2023-11-03 12:00
2023-11-03 11:53
2023-10-24 1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