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压力
订单减少、成本上升、电力紧缺等令企业经营压力加大
刘志庚:要像金融危机期间一样帮扶企业
李毓全称,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是848.6亿元,增长11.5%。
对规模以上工业的运行情况,李毓全称有“四个快于”的特点:一是民营快于外资,全市民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是122.9亿元,增长21.6%,比外资快11.9个百分点;二是重工业快于轻工业,规模以上重工业增加值是454.8亿元,增长12.2%,比轻工业快2个百分点;三是大企业快于小企业,产值前50位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是239.4亿元,增长19.3%,快于全市7.8个百分点;四是先进制造业快于一般制造业,规模以上先进制造业增加值359.7亿元,增长14.4%,比全市快2.9个百分点。
但李毓全表示“仍有担忧”。据他透露,目前企业经营压力在加大,这些压力包括订单减少、成本上升、电力紧缺等。
李毓全说,据调查,企业订单平均下降15%~20%,还面临长单变短单、急单以及国际订单向东南亚转移等情况;成本方面则包括原材料价格上涨、工资水平提高、人民币升值、信贷收紧等,企业成本平均上升超10%;电力方面,全市已经实施“开五停二”甚至“开四停三”,造成企业赶工不及、不敢接单、发电成本增加等,预计第三季度电力缺口将突破100万千瓦时。
在昨天的会上,市委书记刘志庚也表示,今年以来,企业面临的困难非常多,尤其是用电短缺,上半年“开四停三”都是常态,下半年会有好转。但汇率调整等其他生产经营成本也在上升,企业非常困难。“所以我们一定要像金融危机期间一样帮扶企业。”刘志庚说。
■专家分析
关键不是数字 而是质量
经济学博士、中山大学教授林江昨晚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从目前看,GDP8%的增幅和目标8.5%的增幅,相差也不是太大,尽管无法根据上半年去推出下半年的情况,但要完成应该不是太难。问题的关键不是数字的完成与否,而是经济的质量如何,目前GDP里有很多质量不高的问题。
从消费到出口,林江也进行了分析。他表示,出口仅增长15.9%不容乐观,因为作为出口大市,东莞以前都是30%~40%的增幅。而消费方面,东莞中高收入阶层一般都是去香港买奶粉、牙膏、洗面奶和其他档次较高的产品,因此仅依靠中低收入人群的带动并不大。此外,他们在东莞消费的很多也不是东莞产的产品,因此流通能给东莞带来的贡献除了一些比较少的税收,贡献并不多。
而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由于中央收紧银根,很多项目无法开工,因此要求这方面要在下半年有很大的起色,也不现实。
关于技改,企业的积极性不太高,这和之前实际落实资助资金过程中存在一些卡壳或确实达不到标准,申领也比较困难,进而使企业对后续项目的技改投入积极性,带来了影响有关。
数说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
生产总值:
GDP2107亿元,同比增长8%。
财政收入:
来源于东莞的财政总收入是426.7亿元,增长24.4%,其中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56.8亿元,增长25%;32个镇街可支配收入达119.1亿元,增长17.3%。
居民收入: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1903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11033元。
进出口:
进出口总额624.7亿美元,增长14.1%,其中进口267.7亿美元,出口357亿美元,分别增长11.8%和15.9%。
消费:
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7.3亿元,增长15.8%,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1%。
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426.8亿元,增长6.6%。其中,全市工业技改投资79.1亿元,增长16.9%。
2023-11-03 18:05
2023-11-03 14:55
2023-11-03 14:45
2023-11-03 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