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

筛选
当前位置:东莞房地产网  > 楼市聚焦 > 国内楼市
分享到
微信扫码分享
房掌柜小程序端

房掌柜小程序端

点赞(0)
收藏

房地产限购令下的富商热钱新游戏 炒卖徽商古宅

2 来源:21世纪财经报道  robot 东莞房掌柜  2011-09-03 09:12:07
[摘要]玩古建筑,正在成为一种江浙富豪的新财富游戏。有的收购古桥梁,有的一人收购了200多套古民居。 相比之下,邱学凡不是大“玩家”。这位上海大溪艺术品投资中心董事长目前收藏了8套来自江苏等地古镇的古民居。 “ ...

  玩古建筑,正在成为一种江浙富豪的新财富游戏。有的收购古桥梁,有的一人收购了200多套古民居。

  相比之下,邱学凡不是大“玩家”。这位上海大溪艺术品投资中心董事长目前收藏了8套来自江苏等地古镇的古民居。

  “从小,我就住在古镇里,听着‘滴滴答答’的雨水长大,对于这种老民居怀着一种特别的情愫。”邱学凡语气深沉地述说着,“收藏纯粹出于爱好,你开价1000万一套我也不卖!”

  当然,并非所有人都像邱学凡这样将收藏与商业分离。玩着玩着,商业的洪流挟裹着文化,蜕变为高端的投资。

  随着房地产投资热潮被压制,炒作资金纷纷涌向安徽、江苏、浙江乡间的那些建于17、18世纪的明清古村落,将一座座粉墙黛瓦的古宅变成疯狂的金融产品。一场聚敛财富的“拆村运动”在江南的山野间掀起。

  于是,在江西、安徽的一些地方,连保存状况一般、兴建于民国时期的民居建筑,市场价格也已涨至三四十万元一套。清代的古宅则有出价数百万元一套的。

  收购200套古屋的人

  邱学凡,这位温州人的收购古建筑的嗜好在圈子里颇有名气。而且这个圈子也在逐渐扩大,目前大致有200多人了。

  邱学凡的收藏史从2003年开始,初始,每收购一套古民居,他都亲自深入古村踏访。考察的不仅是民居的建筑材质、工艺,还要了解民居中的宗族历史,沿袭屋主的文化生活履历。在邱的眼里,每堵墙壁,雕花都会有记忆,有受捧的灵气。

  “其实是无法估价的,你现在叫我500万出售也不亏,有人出价1000万,我也不会卖。”邱学凡说。

  千年古镇江苏同里,这座由余秋雨题字的 “汇贤泷居”是一座占地500多平方米的晚清小楼,也是邱学凡的“一枚”藏品。他打量着屋檐和窗棂说,“价值其实是无价的,少的一两百万,多的上千万。”

  “开始只是想在收藏的同时,自己还可以间或去这些古镇,住着自己的房子,听听雨发发呆。”“玩”了8年后,邱学凡的收藏方式开始“翻新”。开始纯粹是连地皮带房子地找收购,而现在,则是舍地块,专购古建筑。

  他开始搜寻一些拆迁的古屋,选取价值高者进行整体拆迁。从砖头到木板,都有专业的古建筑拆迁人员拆解、封包、搬运。邱学凡为此做好编号,并将房子的历史及相关故事做好记载,入库收藏。在同里当地,邱学凡备有一座大仓库,可以同时容纳数百套拆解打包后的古建筑。

  不过,在8年后的今天,邱学凡这样的收藏规模在这个圈子里已经算小打小闹了。在上海、杭州、苏州的豪宅里,古建筑的投资者队伍在迅速壮大。

  陈金根是江苏吴江市的民营商人,一位疯狂的古建痴迷者。从1993年起,在苏州园林设计院和同济大学几位设计名师的指导下,他组织一些能工巧匠奋斗十年,终于在吴江市松陵三里外的庞山湖畔建成由费孝通命名的“静思园”。

  “静思园”被称之为目前中国最大的私家园林,圈内人称之为“古建筑庄园”,园中收藏着从江南各地乡间收购而来的古民居、古桥梁等200多套。

  有圈内人透露,陈金根收藏的古建筑从拆迁、到保养都非常专业。由专业人士拆迁、搬运,并进行编号,收藏入库。圈内一种说法是,陈金根收藏的古建筑起码超过200套,价值超亿元。

分享到:
责任编辑:欧阳菲

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楼市爆料寻求报道,请点击这里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房掌柜赞同其观点。

新闻排行

新闻推荐

  1. 1国有大行集体表态:化解房地产风险
  2. 2东莞城区笋盘大盘点!2.5万套选1套 不能随意
  3. 3广深高速改扩建项目将实施 广州-东莞段由广深珠公司负责
  4. 4广东:9月个人房贷新增344.82亿 扭转前两月负增长态势
  5. 5央行行长潘功胜:稳妥化解大型房企债券违约风险
  6. 69月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涨幅扩大
  7. 7【每日网签】东莞住宅10.16成交住宅141套,面积16004.8㎡
  8. 8多地土拍规则调整不再设置上限价格 取消土地限价会成趋势?
  9. 9碧桂园创始人杨国强露面 前往顺德北滘南平路项目工地调研
  10. 10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分三类实施 已入库162个项目

楼盘推荐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