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上、下班的高峰期,不少道路都会塞车,如果遭遇周五或周日的下午,那拥堵程度可是让人急得跳脚。
《关于缓解城市中心区交通拥堵的建议》是今年市政协的重点提案之一。这里就提到了城区如何治堵的问题,相关职能部门也给予了可行的回复。
除了治堵,今日本报还挑选了另外两个重点提案及回复,让你提前知道东莞的城市建设和公共事业可能的走向。
【关键词 治堵】
近期平面优化
远期实施下穿
地点:旗峰路与东莞大道交叉口
东莞的小汽车保有量已经超过了100万台,市区的拥堵程度也可见一斑。
早在今年“两会”期间,市政协委员谢俊提交的一份题为《关于缓解市中心区交通拥堵的建议》的提案,剑指市区交通拥堵现状,尤其是上下班高峰时段堵车十分严重,可谓是说出了广大市民的心里话。
谢俊建议,要调查城市中心区严重拥堵的节点,并设计区域环形通行线路疏导车流,建设中心区环形通道设施。
谢俊的这一条提案不仅被列入今年市政协的重点提案,而且提案中的好建议也早被采纳。
市城乡规划局透露,今年以来,为缓解市区交通拥堵,市城乡规划局就开展了改善鸿福路-东莞大道和旗峰路-东莞大道交叉口的交通拥堵研究。
经过研究提出了鸿福路-东莞大道交叉口采用平面优化的方案;而旗峰路-东莞大道交叉口则近期采用平面优化方案,并预留远期旗峰路下穿东莞大道的方案。这一方案已经上报市政府,且已经获得市政府的批复。
未来四年将投入20-25亿元“强心”
【关键词 强心】
中央商务区、中央商贸区和中央休闲区就是东莞的“三区”。
九三学社市委会提出的《关于加大统筹力度,实施“强心”战略,进一步提升我市城市化水平的建议》就是关于这“三区”的。
市城乡规划局相关负责人直言,“三区”的规划建设,就是实施“强心”战略的重中之重。
“强心”能够打造一个功能完善、环境优美、聚集力和辐射力强的城市核心区域,并提高主城区的首位度。目前,这“三区”的规划设计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并开始转入具体的实施阶段。“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充分调动全社会积极参与是‘三区’建设的总体思路之一,也是‘强心’战略的基本保证。”
中央商务区已经有了一个新的名字,就是“东莞市南城国际商务区”。
市城乡规划局透露,“东莞市南城国际商务区”将采用“政府协调机构+国资公司”的管理运营模式,并将成立一个“东莞市南城国际商务区开发建设公司”,由市政府和南城共同注资2亿元作为启动资金,并将市土地储备中心和南城共同持有的1800亩土地注入到这个公司,作为后续开发资金的融资平台,通过出让部分土地物业实现滚动发展。
中央商贸区和中央休闲区未来四年半的时间里也将获得市财政20-25亿元资金的支持,还能带动相等规模的镇街财政资金的投入和社区及其他建设主体的资金投入,预计将撬动约100亿元的建设资金规模。
“三区”的建设同样鼓励社会资金的参与。市城乡规划局透露,包括跨越城市道路的二层步行连廊或人行隧道都十分鼓励由社会资金投资建设。而对于商业等建筑群之间的步行连廊或人行隧道工程将给予投资主体财政补助。
垃圾运输车将走专用道
【关键词 垃圾】
《关于加强我市垃圾无害化处理和再生利用的建议》同样是今年市政协的重点提案之一。
市城市综合管理局回复,目前已经征集有关部门意见制定了《垃圾处理厂配套设施建设方案》,已经进入前期的筹建阶段,下一步将开展具体工作。
市城市综合管理局透露,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的选址已经在进行,力争年内确定选址红线,并迅速进入工程设计、项目环评等阶段。市城市综合管理局透露,还将建设垃圾运输专用道路和桥梁,早在今年8月就已经完成了麻涌垃圾处理厂市政配套路桥的设计方案,并上报市政府审定,等待批复同意后就可以组织实施了。
2023-11-03 14:45
2023-11-03 12:00
2023-11-03 11:53
2023-10-24 1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