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房企首当其冲
“自10月份以来,转让全部股权的房地产项目逐渐增多,随着调控的持续和继续从严的政策预期,以及全国弥漫的降价潮和浓厚的观望气氛,看淡后市的房企逐渐增多,或加速撤离房地产业务。”链家地产首席分析师张月表示,由于自身的规模较小实力不足,中小房企逆势反击的能力较弱。相比实力房企快速抢占市场份额、逆势扩张,这些中小房企、以及在旺市时进入到房地产领域的其他企业未来的生存空间将受到挤压。
相比较国资背景或者民营上市房企,中小房企在寒冬中大多都穿着“裤衩”。 近期,龙湖、万科等大型房企在上海、北京等掀起“抢收风”,部分中小房企项目如北京像素等也大幅调低项目售价。根据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统计,截至11月20日,北京新建期房中,中小房企项目的签约率不足30%,而大型房企签约率已过5成。
尤其是在紧缩政策的背景下,今年北京新开项目的签约率中,中小房企的滞销情况更为严重,80个项目回笼资金11.87亿,项目平均销售金额还不足1500万,中小房企的销售压力更为严重。
为何中小房企宁愿卖项目也不愿降价?“中小房企布局单一,项目基本上都位于本土单体城市,数量较少,即使微利套现能够较快地去库存,回笼资金,但风险系数较高,对后市发展也有影响。因此,大部分中小房企仍然会跟风降价,但会采用比较传统和稳妥的降价方式,目前采取大幅降价的中小房企项目多是由于受到周边降价项目冲击或其本身存在更大的下调空间。”张月认为,今年能够存活下来的中小房企,在明年一季度,或将成为大幅降价的主力。
但面临较大退场压力的不单单是中小房企,央企在此轮房地产业重组中的力度也不少,北京、上海、天津、重庆联合发布的央企转让信息则显示,挂牌房地产信息共50条,其中挂牌价格超过5000万元的项目共有36个,11个项目超过1亿元,总共转让金额高达130亿元。
2023-11-03 14:55
2023-11-03 14:45
2023-11-03 12:00
2023-11-03 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