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部分城市楼市的命运可以用“树根烂了,大树迟早要倒下”来形容。阵痛感或许是难以忍受的,却是萌生新根、健康成长的必经阶段。这种“阵痛”当然也需要包括地方政府在内的楼市利益相关者共同承受。
地方政府必须直视楼市调控可能带来的除楼市以外的“附加品”,例如因楼市萧条所带来的民间借贷突出及恶化问题。内蒙古鄂尔多斯的康巴什新城是我国房地产热的一个缩影。在9月份闭幕的第三届鄂尔多斯住房交易会上,当地媒体称“在为期四天的住房交易会上,当地的参展企业有50多家。”经记者了解,这一数量占全部参展企业的90%以上,从房地产开发企业参展数量便可见当地房地产开发的“炙热”程度。
在国家调控下,投资过度,发展过度犹如一个吸血鬼让鄂尔多斯楼市过早呈现颓势,颓势给当地也带来诸多影响:首先,楼市繁荣在宏观调控及民间借贷资金紧张的双重挤压下难以维系;其次,楼市的萧条引发大范围民间借贷资金链断裂危机;最后,由于民间借贷在当地呈现“全民化”特点,牵涉行业及领域甚广,金融稳定和社会安全受到严重挑战。此时,地方政府面对的不是一个行业的调整,而是整个社会多个方面的更深层次调整,在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会怎样做?是继续维持表面上的繁荣,还是经历阵痛完成向健康发展的“蜕变”?答案显而易见。
如鄂尔多斯一样,很多地方政府都需要面对楼市调控所带来的复杂局面。个别地方政府也会出现由于对痛感感受明显,因此便有放松调控、麻痹自己达到减轻痛感的做法,不过从目前来看,这种行为并不是主流。
人们担心的是由于业主维权抗议在一些地方升级为暴力冲突,也由于楼市萎靡不振损害到与其相关的诸多产业的发展,更由于政府财政收入减少,作为调控主导力量的地方政府对楼市调控的导向上出现更多的犹豫做法,不过,“问责制”将有助于减少地方政府的小动作。此外,人们也应对“犹豫”及“楼市维稳”有所区分,一些专家认为,楼市博弈后期,调控政策的微调不可避免,这样更有助于楼市平缓下行。楼市维稳、微调是必要的,民众也需要宽容、理性对待。其实,面对“向下的痛”,坚持或许是最好的减痛方法。
北京重定普通住宅标准用意深远
北京再出楼市调控“新政”
根据北京市住建委、地税局日前联合制定的《关于公布本市享受优惠政策普通住房平均交易价格的通知》,以及北京市财政局、地税局、住建委联合制定的《关于加强存量房交易税收征管工作的通知》,自12月10日起,北京市享受优惠政策普通住房平均交易价格调[最新消息 价格 户型 点评]整为按照全市住房平均交易价格结合区位调整系数确定。
这个新政究竟会对北京楼市产生什么影响?
政府通过减税,最大程度地支持普通居民家庭自住型购房需求,是此次新政的一个着力点和亮点。在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上,各地通常采取的办法是加大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的力度。这一方法固然能对平抑房价、缓解“夹心层”住房难题产生积极作用,但解决之道显然不能、也不应仅仅局限于此。此次北京另辟蹊径,通过“重定普通住宅标准”,提高豪宅门槛,让更多“被豪宅”的房子符合“普通住宅”标准,享受契税优惠——在新标准下,不同区域内,购售双方契税和营业税的减免幅度最高能达到7万余元至12万余元不等;也让钟情于购买普通住宅的中低收入家庭,在购房中能享受到税收优惠,减轻了置业压力。毫无疑问,此次出台的新政,对那些以“旧”换“新”、改善居住条件的人群,或者谋求一步到位的刚需购房者是一个利好。北京市的这一“落实差别化税收政策,引导合理住房消费”的楼市调控思路,无疑会对其他地方政府的楼市调控,产生示范作用和标杆效应,也必将会成为楼市调控的新动向。
2023-11-03 14:45
2023-11-03 12:00
2023-11-03 11:53
2023-10-24 1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