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九银十”期间,在售的、待售的,新开盘的,将加推的,炙热的西平楼市超过2000套房源入市。炙热的推盘节奏悲催地遇到冷酷的市场调控。而今,存量房累积让西平楼市发酵,原本近万元的报备价遭到市场冷遇,修正、重订,甚至调低,都成了敏感价格必须要进行的动作。
临近年关,出货为先。在这样的宗旨下,原本默契形成的隐性“价格同盟”开始溃散,有个盘调价,甚至回到了“7”字头。有业内人士指出,当遇到出货为先的市场企图,“价格同盟”仅是一张薄纸,一捅就破。
个盘价格陆续调整
从东莞市房地产公众信息网上,东莞中原监控得知,西平片区的个别主力楼盘的网签均价出现异动。深系房企一楼盘,在8月份刚开盘的8月29日-9月4日这一周,签约14套,均价9129元/平方米,第二周签约17套,均价9577元/平方米。随后的第三周,成交均价滑到8699元/平方米,成交上升到76套。尔后,该盘的成交均价始终在8500元/平方米之上徘徊,最高曾蹿至8900元/平方米。
不过,从10月中旬至今,单周成交量从未突破8套,平均每日成交不足一套。不过,从10月31日-11月6日这一周开始,其成交均价已经调至8300多元,直到11月21日-27日这一周,成交均价已调到8186元/平方米。
这样的调价先行者,让西平其他楼盘如鲠在喉,因为如全市一样,成交量继续下滑。
据东莞中原市场研究部监测数据显示,11月21日-27日期间,全市住宅成交面积7.66万㎡,成交套725套,日均成交100套左右,而东莞目前在售项目多达200多个。这就意味着,一半以上楼盘日均零成交。
在这样的“冷成交”局面下,开发商也无法淡定了,“以价换量”的策略是该用了。本地房企一楼盘于上一周加推新货,先从报备价格下手——保守定价,尔后加大优惠力度。
于是,在11月21日~27日这一周,该项目的成交价格低至8443元/平方米,而在此前的两个月内,其单周成交均价最高为9255元/平方米,最低也为8729元/平方米。对于这样的价格调整,开发商解释称,该冬新品区别于此前区位,景观面不同,因而采取了保守定价策略。
11月30日,记者在售楼处,销售员算了刚推一户型,建筑面积100.83平方米,标准总价是93.7772万元;而按照该户型在95.0403万元。先减去3万元,一个96折,再一个99折,折后再减1万,总价减至85.2747万元,这就意味着直接有将近9折的优惠,单价也变成8457元/平方米。而在上周成交记录中,“7”字头也赫然在列。
羞答答的价格静悄悄地降,“隐性”降价背后,是开发商害怕老业主的“退房”要求,并且承担了降价也无力换回成交量的风险。
价格同盟逐渐瓦解
与2008年相比,深处调控漩涡的2011年,开发商却不自觉地形成了一个价格同盟。当然,这说的是10月份之前的事情了。
之所以,在前三季度,东莞的开发商竟然保持默契,形成了价格同盟,瑞峰置业副总经理姚丽军解释认为,“经过2008年后,开发商都得出一个经验总结:谁先跳,都不一定会有好处,最终伤害的是整个行业。受过伤,受过教训,所以,这次的默契,更多的是对过去经验的一次集体再判断。”
然而,随着不少楼盘“以价换量”秘密进行,此前一直保持还算统一的价格联盟正遭遇瓦解。作为东莞楼市竞争最激烈的片区之一,西平也不例外。
随着上述两大楼盘的价格屠杀战略,临近楼盘也深感危机来临。于是,营销策略一波接一波。比如,该片区一楼盘与深圳中介合作,进行“路人营销”,还推出为首次置业的客户提供“首付一成”策略。事已至此,正如该项目一位负责人所言,“压力巨大,跑量为先。”另外,为突击出货,上周六,还推出公寓产品,区别于片区竞争激烈的刚需户型。
事实上,“所有的价格联盟,当面临最差的市场利益权衡,都是虚无假象,因为没有一个共同的利益共同体,因为又不是一个开发商。”姚丽军认为,即便是同一个开发商,也会有不同的营销策略,比如这个盘玩玩花招,撬动一下市场,另一个先不卖等待市场转机,都是有可能的。
对于西平楼市来说,这样的描述正在变为现实,当然,全市的情形也大致如此。若市场低迷状况持续发酵,价格同盟正在从各个小片区逐步瓦解。
记者观察
不要指望不靠谱的价格同盟
很显然,楼市正遭遇着冬天。不过,开发商口中仍对“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句话念念有词。于是,“抱团取暖”又成了另外一种“想当然”的希望。不过,在逐利的商人面前,紧靠心灵或口头上的契约很难使“抱团取暖”成为现实,所谓的价格同盟都只存在于价格上行时。
土地市场最好的时候拿的地,市场最坏的时候卖房子,又处在最热的片区,于是,弥珍道的困境几乎成了楼市调控的经典案例。
西平周边的几个开发商,都经历过2008年的困境,都不想伤害整个片区的价值。于是,在定价早间,都在非正式场合通过不同形式劝诫对方“定价不要定太低”,默契形成,“9”字头近万元的价格同盟就此形成。当楼市调控向纵深推进,片区的开发商都在担忧:谁会“贱卖”西平?
于是,当有人推出特惠单位,或进行特异的营销策略时,会有竞争对手起而攻之,这足见可以知道,瓦解“价格同盟”是一件相当不得人心的事情。
群起而攻之确实下下策。因为,同行相亲,反而将整个市场扰乱,对整个市场的信息并无帮助,开发商目前是一个集体的身份,更要有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状态。
显然,目前仍处在各类价格联盟面临困境时期,但东莞的实质性观望是从10月下旬开始,至今也一个半月,但最艰难的时刻显然并未走近,开发商终于迎来央行的决定,从12月5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于楼市而言,尽管这样的信贷宽松政策杯水车薪,但仍被市场解读为积极信号,毕竟,心理影响要远远超乎市场真实状况。
2023-10-23 13:58
2023-10-20 23:53
2023-10-20 15:28
2023-10-19 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