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泰安市 张 虹
建筑市场的“水”有多深
有人说,建筑市场的“水”很深,不少干部被拉下水;建筑企业一肚子苦水,无处倾诉。笔者与一位曾从事了十几年工程承包、前几年“洗脚上岸”的工程承包人交流这个问题,了解到其中一些内幕。
拿到项目并正常施工需要如下功夫:首先要“搞掂”手握工程发包大权的单位负责人,得到他的认可,才可能进行下一步,即做招投标负责人以及评标专家的工作。得到相关信息,心里有了底,然后找几个“陪标”的公司去投标。拿到工程后,还要做好质监等监管单位的工作,才可以组织施工,直至工程验收结束。
一项工程下来,按照“行规”,需给业主单位的负责人打点,费用约占工程总造价的2%,给造价方、招投标负责人以及评标专家打点约占2%,给“陪标”公司及质监等部门补偿或打点约占2%,平时的吃喝等“公关”费用约占2%,还有其他不可预见的占2%左右。整个算下来,花费10%左右。一般有“良心”的承包工程负责人,自己的利润也在10%左右。如此算下来,有80%的资金放在工程上,工程基本上不会存在质量问题。
上述说的只是正常情况,若双方都不遵守“行规”,则可能有以下两种情况出现:一是业主单位的负责人、招投标负责人以及评标专家、质监、管理等部门相关人员漫天要价,超出承包方可承受范围。遇此情况,承包方就会把损失转嫁到工程上;二是承包方不满足于10%的利润,也会在工程上偷工减料,以获取更多利润。这样势必会影响到工程质量。
工程之所以层层转包,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一是权力干预转包。如手握工程发包权的单位负责人在“预定”把工程给某个建筑企业时,就私下约定要把其中部分工程分给他的“关系户”,如果该建筑企业中标后不“履约”,就会遇到不能按时得到工程款、验收不合格等各种障碍。权力干预使中标企业不得不将工程非法转包,所以转包有时是变相贿赂或非法获利的一种手段。二是以转包获利为目的。一些资质好、关系硬的建筑企业,可以同时在多个招投标中获得中标机会,但因人员、资金、工期等原因不能自行施工,因此将工程转包给他人,中标企业则从中收取一定比例的管理费,轻松获利。因此,建筑领域常常出现“一级企业中标,二级企业进场,三级企业管理,包工头施工”的状况。现实中,工程层层转包,利益被层层盘剥,总利润率超过总工程款的30%是很正常的现象,超过50%也不足为奇。可以说,工程层层转包已成为扰乱建筑市场秩序和危害建筑工程质量的痼疾。
上面说的仅是建筑领域人人皆知的一些“潜规则”。究竟建筑市场的“水”有多深,尚需相关部门组织力量深入探查。是到了打破“潜规则”、还建筑市场一片净土的时候了。
广西藤县县委组织部 何杰锋
“玄奘故里”的忧思
我是一名古建筑技术人员,多次参与古建筑修建工程。在许多地方施工时,从工程师到施工工人,大家都对工作一丝不苟,建造起来的古庙寺院都是合格的。然而,我在2009年参加扩建闻名于世的“玄奘故里”这一古建筑工程时,却看到偷工减料现象。
施工之前,洛阳大美建筑设计院的工程技术人员亲临现场,花费了大量心血,设计出了具有大唐特色的施工图。施工图规定:“所采用木料应使用直径为19公分以上的优质红、白松(必须烘干);房顶用的瓦件应使用优质材料和高标准制作的瓦件;粉刷墙壁时应先在墙壁上固定钢丝网……”孰料该项工程被一名只会干一般土木工程的人承包了。此人仗着官场有靠山,揽下了扩建“玄奘故里”这个大工程。
承包人与一名内行人士商量,用红白松得每立方米2000多元,价格太高了,没有赚头,就改用杉兰杨吧。内行人士觉得监理公司不会依从,承包人却不以为然地说:怕啥!叫他监理公司在这干他干,不让他干他就干不成!于是,承包人在使用各种建筑材料时放弃了图纸中规定的。木料采用每立方米700元的杉兰杨(质量极次的木材);建筑瓦件本该用2元9角一块的,他却用了9角一块的。另外,本该先行固定墙壁的钢丝网一片也没用。最可恨的是,他克扣了施工人员大量的工资。
以上情况我曾向洛阳市委反映过,最终有关部门只对该承包人罚款1万元了事。
2023-11-03 14:55
2023-11-03 14:45
2023-11-03 12:00
2023-11-03 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