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述国研中心内部会议上,来自人民银行的官员也表示,“明年北京房价不要说下降50%,即便30%都有可能引发信用风险;风险会向银行体系蔓延或者迅速放大,会导致信心的危机。”
在上述央行官员看来,房地产价格压力测试是静态测试,而非动态测试,“如果房价进入快速下行通道的时候,没有人能挡得住。”在他看来,房地产价格下跌,最着急的可能是地方政府。正如土地出让金快速下滑所显示的,很多地方财政可能会出现问题,由此引发的将是地方政府债务危机。
在央行组织的会议上,部分商业银行代表也认为,银行和房地产开发企业能够承受房价下跌20%到30%带来的冲击,但是下跌20%后会不会诱发恐慌性抛售、抛售现象出现后有关方面能否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其连锁反应,是银行和企业更加关心的问题。
即便在银监会内部,对房价下跌多少,也有不同声音。一位银监会中层在上述国研中心会议上说,“中国银行体系有一个不同于国外的特点,即基本上没有信用放款,所有的放款都是抵押放款,最多的抵押品是房子和土地。”
“如果房价降30%,所有贷款的抵押品要补30%的价格,从哪儿找这30%呢?”上述银监会人士坦言,如果抵押品补充不到位,有可能引发银行挤兑企业,企业资金链就有可能发生断裂。
实际上,2011年以来,银监会一度频繁预警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融资和信贷风险,针对房地产信托等融资方式加强了监管。上述会议上,尚福林再度剑指房地产信托,“一些开发企业私自将已在银行融资的项目采取权益信托等方式重复融资,不规范的融资行为将很有可能引发信贷风险。”
“如果社会不断释放信号,认为跌20%-30%,我们不怕,结果是解决不了实际问题的,反而会把市场可能产生的衍生流动性搞没了。”上述银监会官员表示,中国经济已经走上一条新道路,数字化的管理和就问题解决问题的经济政策有效性,在市场挑战面前越来越弱。
调控不会转向
“两难”境地由此显现。在上述高层智囊会议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侯云春认为,“房地产行业关系到60多个关联产业,调控房地产又会使得投资需求受到影响;但是不调整房地产,继续听任房地产泡沫,继续膨胀,这就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隐患。”
目前,全国将近10个城市的限购政策将于今年年底到期,包括厦门、福州、海口、青岛、石家庄、合肥、中山、苏州等城市在颁布限购令时都曾明确,今年12月31日之前为限购政策执行的“有效期限”。
那么,进入2012年,房地产调控政策会否因为货币政策微调、预调所释放的宽松信号而转向吗?
“我看不出要停止或缓解限购(的迹象)。”在上述国研中心召集的内部会议上,中国城乡建设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准说,“有人说地方政府过不下去了,地方政府过不下去和过得下去不是限购与否的决策依据,不会说因为有些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收入减收,就去鼓励过度占用资源的需求。”
陈准认为,对中国来说,抑制过多占用资源的需求,以及少数沿海特大城市人口过度引入带来的土地过度承载问题,这些都是长期面对的问题。
陈准补充道,限购这个政策有两条值得说明,一是,不一定长期限购,但,“限”是长期的。二是,沿海的北京、上海、广州等特大城市人口过度承载,不是短期内可以解决的,
针对2010年以来推出的保障房建设,陈准也坚定认为,保障房建设不存在放松和转向的迹象,这是历史性的任务。
在陈准看来,影响房地产调控的货币政策,目前也并不具备转向的条件。“目前,利率仍然是过去25年以来的最低点,未来10-20年,可以断定平均利率水平一定会大大地高于现在的利率水平。”
2023-11-04 15:59
2023-11-03 18:05
2023-11-03 14:55
2023-11-03 1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