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创3-5个国际知名品牌 扶持规模企业上市
发布会上,中国皮革协会理事长苏超英在发布中国皮革行业“十二五”规划指导意见时提到五项方向性、引导性的目标。
中国皮革协会理事长苏超英
首先是鞋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要得到明显提高: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行业组织促进、政府政策扶持的创新体系,形成若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品牌。其次,企业自主品牌占有率要得到显著提高:形成不同层面的区域品牌和企业品牌队伍,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显著提高,争创3-5个国际知名品牌。重点扶持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企业上市。
在提升鞋业特色区域总产值方面,注重分类引导,提升现有特色区域的质量和水平,积极培育新兴特色区域,使皮革特色区域总产值占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的60%以上。在行业人才梯队方面,建立和完善科学有效的行业人才梯队培育机制,积极培养优秀经营管理人才和中高级技工人才,特别是科研、设计、专利、标准、贸易规则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和国际化人才。最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主要是积极推进制革、制鞋、皮衣、皮件、毛皮及其制品等主体行业,皮革机械、皮革化工、皮革五金、鞋用材料等配套行业,以及电子商务、物流网络、培训体系、文化创意等全方位的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为我国由皮革大国跨入皮革强国行列打下坚实基础。
未来五年 形成5-8个制革集中生产基地
据论坛期间中国皮革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在2006年—2010年期间,中国鞋业出口产品结构调整优化、生产效益平稳增长。行业主管部门鼓励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不断提高自主品牌的出口比重,从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保持行业出口总额年均增长7%。在稳定出口和扩大内需的带动下,皮革行业产销稳定增长,行业效益整体提升,保持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2%。
而在已经开始的“十二五”计划中,皮革行业“十二五”规划指导意见提出了“八大发展目标”,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量化数据的指标;二类是方向性、引导性的目标。如在2016年前,要在全国有条件的地区形成5-8个比较成熟完善的制革集中生产基地,全面推进清洁化生产技术;水循环利用比“十一五”末期提高10%,主要污染物COD排放减少8%,氨氮排放减少10%,废水排放减少10%,基本实现固废无害化处理。
中国皮革协会指出,未来五年,我国制鞋行业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产业梯度转移步伐加快,形成产业发展的新格局;企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市场调整步伐加快,国内外市场布局实现新平衡;节能环保步伐加快,社会责任意识显著增强;国际知名品牌进一步增多,制鞋强国目标初显端倪。
2023-10-23 14:18
2023-10-23 13:58
2023-10-20 23:53
2023-10-20 1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