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很紧迫,距离2012年已经没几天了。
陷入资金焦渴的鄂尔多斯房地产界,忽然流传出一个好消息:年底前,鄂尔多斯市政府将挑选出一些房地产企业,并通过当地商业银行给予它们贷款。这个隐秘而曲折的救市计划,涉及资金大约75亿元。
并非全部开发商都能进入这份救助名单。因此,房地产企业老板们都争相打听着,如何才能进入政府的救市名单,以度过这个寒冷的冬季。
临近年关,在一些典当行里,房地产老板的豪车抵押逐渐多了起来。鄂尔多斯市的两级法院,也接到了越来越多关于借贷民事纠纷的案子。
随着楼市危机向纵深发展,民间借贷所累积的风险,正在社会各个层面潜滋暗长。从今年下半年开始,鄂尔多斯市政府便面临着这样两难的困境。救市,意味着与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相左;不救,楼市背后的民间借贷,又将如多米诺骨牌,引发一环套一环的社会矛盾。
多米诺骨牌将倾
一纸诉状,耿梅终于将她的表哥起诉到了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法院。从2008年开始,耿梅就开始给表哥放款,这样的融资关系,已经稳定维持了数年,直到楼市危机爆发。
2011年以来,鄂尔多斯的楼市进入观望期,东胜区的楼市均价,普遍下降了20%到30%。“起诉表哥,是为了给我的放款人一个交代。”耿梅说。
临近年底,鄂尔多斯的两级法院接到了越来越多关于借贷民事纠纷的案子,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审理压力。
实际上,针对这类案件,审理很简单,判决结果当然是欠债还钱,怎么执行才是难点。法院大部分采取的是调解,即协调上层的房地产开发商尽量想办法偿还本金,利息当然已经无法兑现。一笔借贷资金,将之前已经按月偿还的“利息”计入本金,借贷人只要将剩下的本金偿还。实际上,很多开发商连这个钱也拿不出,只能用房子作为赔偿手段。
判决也罢,调解也罢,放款之初的高额利息,铁定无法兑现。不过,此时的耿梅,以及大多数放款人,早已不敢奢求利息了,只求尽快拿回本金。来自表哥方面的消息称,他们的钱,早已变成了钢筋水泥,能要回来的,只有房子。
这是个亏本的买卖,耿梅一口回绝了,如今,房子难以变现,放在手里,只有贬值。其实,这还算是好的,毕竟房子已经基本竣工。还有一些开发商,楼只盖了一半儿,最终“烂尾”在那里。
这是鄂尔多斯楼市的特殊之处。每一个房地产开发公司,就是一个融资平台。很多公司实质上就是一个项目公司,手里的资金,尚不够偿付土地出让金,后期的开发资金,几乎全部来自民间贷款。通过利息的利益纽带,庞大的房地产开发资金背后,是成百上千个放贷者。
而这些民间资金,相当大的来源,则是东胜区或康巴什新区近年来因征地拆迁而暴富起来的农民。耿梅的老家,就是近郊的一个村庄,她的融资渠道,也来自于这里。她的估计是,村里90%的人家,都参与放贷。
根据高和投资联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民间资本投资调研报告——鄂尔多斯篇》的预估,民间资本占房地产比例可能达到30%~40%,占煤矿行业的比例则高达60%~70%。如果房地产市场崩盘,将带来相当规模的民间借贷难以追回。
而实际上,当地一位房地产业界人士说,投向房地产的民间借贷资金,要远远高于这个比例,可能达60%以上。
2023-11-03 12:00
2023-11-03 11:53
2023-10-24 13:51
2023-10-24 1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