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风光无限的房企如今开始出现“结构性”差钱的情况,中小企业融资使得中小房企也无法幸免。销售不理想无法回笼资金、银行贷款难、融资成本又高,一些实力稍弱或者房地产开发并非主营业务的企业纷纷开始想“招”应对。
不盖房子改卖煤 小房企老板“被逼”转行
“很久没有项目了,目前手里也没有地,我们最近两年内暂时不会再上新的地产项目。”记者近日采访煤炭相关新闻时,偶遇一位房地产企业负责人陈先生,最近一年来,陈先生和几位朋友一起,正在为山东一家电厂供应电煤。
正当记者为一位房地产企业老板为何转行搞起煤炭来惊讶时,陈先生主动向记者打开了话匣子。“没地、没资金、没有品牌,像我们这样小房地产企业这次面临的困境可能要比2008年还要难。”陈先生告诉记者,“2008年那么难的时候,我们的资金链都没有完全断裂,但是这一次我感觉确实挺不过去了。所以及早收手,主动做点别的吧。”
陈先生是井陉一家小房地产企业负责人,由于此前是从某建设公司下属剥离出来的,总体实力和一些大中型房地产开发企业还有差距。“拿到的最大项目,还是和别的公司合作的,整个楼盘一期工程,两栋楼。不怕你笑话,我们独立操作的话,连垫资都垫不起。”
由于恰逢房地产调控政策出台,今年上半年对外销售的整个项目销售情况并不乐观,资金回笼速度非常慢。而一季度后,信贷紧张开始显现,银行对类似陈先生这样的小房地产企业不再贷款,“两头受堵,资金一下子就成了大问题。”陈先生表示,从5月份开始,项目基本收尾之后,他果断暂停了新地产项目,公司基本维持空转。而陈先生开始利用个人自有资金,入股朋友的公司,利用本地的关系网络,做起电煤生意来。
“煤价涨得也挺快,生意也不好做。但是和搞项目比起来,还是比较有保证。”陈先生判断,即便没有跟进的房地产调控措施出台,下半年房地产市场表现也不会强到哪去,而一批小房地产企业可能逐渐倒下。
资金回笼难融资成本高 小房企疲于应对
中小房企显然没有上述企业这些手笔。尤其对于小房企来说,陈先生向记者介绍说,其一般的资金来源就几个渠道,一是自有资金,二是银行贷款,三是企业融资,四是政策补贴。
对于陈先生这样的小企业来说,自有资金有限,由于没有参与保障房建设,政策补贴谈不上。最终只剩银行贷款和企业融资两个渠道,如今银行贷款的大门基本上已经紧闭,企业融资的压力就变得非常大。“为什么我们鼓励购房者一次性付款,我们给点优惠没问题,关键是可以及时回笼资金。”陈先生说,“但是现在市场情况不好,资金回笼的速度跟不上,我们只能主动去融资。走什么渠道,民间借贷呗。”
对于陈先生使用的民间信贷成本,他始终不愿提及。不过记者从不同渠道了解到,目前民间借贷年利息大概在45%左右,不排除有更高利率的可能。
在如此两头承压之下,一些小房企除了像陈先生一样暂时放弃地产项目,不盖楼改卖煤,只有几个可供选择的出路。
首选与大企业联合或被并购。据报道,3月份,大连海昌集团引入佳兆业集团,合作开发原海昌名城,并更名为大连佳兆业广场。4月1日,万科以31亿元收购了广州原新光城市花园项目100%股权,并更名为广州万科红郡。
其次,转战二三线城市。石家庄某房地产公司市场部经理刘先生告诉记者,他们公司目前已经把主要项目放在了周边的正定、无极等县城,市区内除了一个在售项目之外不再有新开发项目。
但刘先生也表示,转战县城也并非绝对安全。因为企业需要面对当地的强势本地企业的竞争。另外,在市场大环境不好的情况下,开发项目的销售也是个大问题。
2023-11-04 17:13
2023-11-04 17:01
2023-11-04 16:10
2023-11-04 1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