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春晚捧红了一个小沈阳,那么,房贷新政,则让“调整”成为楼市最热门的一个词语。抛开经济大环境不提,目前东莞近700万平方米的商品房积压供应量,让商品房销售面临一定困境的同时,“调整”似乎也充满无限可能性。
楼市调整还需三五年
3月28日,国家发改委国际经济综合研究室主任王海峰在“第六届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家峰会”指出,全球以及中国经济可能要经历三年,甚至五年左右的调整,房地产市场的调整周期可能会更长。
作为极受行业关注的王石,每次重要的讲话,似乎都离不开“调整”。房贷新政实施后,全国各地商品房销售陷入长时间的困境,作为万科董事会主席,王石曾一度抛出“三四年之后购房”的言论,不过,在此后不久的一个场合,他并没有强调楼市还将“调整”,却有着相反的观点。“市场未来的主要矛盾仍是供应不足,并不存在重大的调整风险”。这一观点,当时还得到了潘石屹的认同。
3月份在香港举行的2008年报发布会上,王石又表示了相同的观点。“珠三角楼市已基本触底。”不过,他特别强调了“宏观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很大,1、2月份的成交回升并不能预示全年”,“调整”因素充满无限可能性。如今,全国各地楼市呈现回暖势头,不过,还有许多专家表示,楼市还将处于“调整期”。
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刘洪玉就认为,经过一年的调整,我国房地产价格泡沫得到较大缓解。但从宏观经济环境来看,未来房地产企业的发展仍然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资本市场融资功能尚未恢复,购房者还存在着一定等待观望的情绪。未来房地产开发贷款、抵押贷款的获得也还存在不确定性。
存货消化就是调整过程
伴随着国家对保障体系力度的进一步加大,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相关政策的落实,将不可避免地对商品房带来一定的冲击。有专家还表示,未来房价下跌和房地产市场的库存消化还存在着矛盾,在这些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地产市场长期还处于“调整”的过程中。
从东莞地产市场来看,这种矛盾也同样存在。
有统计表明,去年东莞住宅存量累计近700万平方米,同比2007年增加242.4万平方米,巨大的存货将面临一定的销售压力。
东莞建工集团营销总监卫铭成认为,可售存量,再加上一些新增供应量,东莞商品房供应量超过1000万平方米。这对于人口结构非常有特点的东莞来说,压力不小。
卫铭成表示,就算不考虑经济大环境,消化也起码需要3年。在这段时间内,对于土地储备较多的房地产企业调整的频率或更高,他们对某些特定阶段会考虑更多的资金延伸和使用。对一般中小规模的房企将适时加入到土地市场中,现金为王,像股市一样趁低吸纳性价比较高的地块,3~5年的调整期应该是房企为更长远发展而考虑的策略层面,在此期间,资金的盘活以及合理运营至关重要。
2024-03-05 12:53
2023-11-04 17:13
2023-11-04 17:01
2023-11-04 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