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没有高价地的一年
在过去的5年中,2007、2009、2010年是高价地频出的三年,其间群雄逐“地”,溢价率节节攀升,总价、单价高价地频频刷新纪录。然而,2011年多数重点城市居住用地总价、单价、溢价率的最高值较历史记录下降显著。房企普遍表现谨慎,购地意愿较低,土地市场持续低迷。
谨用资金慎行开发 总价高价地逊色
中原集团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11年13个重点城市居住用地成交中,地块的最高总价较前两年明显下降。与2010年相比,仅深圳、重庆两市的最高总价仍有增长,其余城市最高总价同比下降14%~88%。在13个城市中,单幅地块最高总价超过50亿元的,仅有重庆和深圳,地块最高总价分别约为65.36亿元及64.39亿元。 而2010年单幅地块最高总价超过50亿元的城市则多达7个,地块最高总价更是达到121.41亿元。
中原集团研究中心表示,2011年,房企融资极为艰难,除了IPO及发债融资门槛继续从严以外,信贷持续收紧、房地产信托叫停、住宅销售放缓等融资及回款渠道全面收窄。在此背景下,总价“高价地”因其资金及开发模式要求高,出现的几率大幅降低。
非中心区位交投居多 单价高价地消失
中原集团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11年13个重点城市居住用地成交中,地块的最高单价亦较前期明显下滑。其中仅深圳、苏州、武汉高于2010年的水平,其余城市分别较上年下降10%~71%。从北京、上海、广州及杭州等4个传统高地价城市来看,2011年地块的最高单价同比下降34%~60%,均处于近五年中的低位。
中原集团研究中心认为,单价“高价地”消失的缘由,除了“综合评标”、“限地价,竞配建”等土地出让方式改革以外,2011年出让地块郊区居多,极少黄金位置地块成交,是最高单价下滑的主要原因。从13个重点城市最高单价地块的位置来看,北京、上海、广州、重庆、成都、长春及杭州等7城市今年出让的最高单价地块位置均大不如去年“高价地”的位置优越,因此地价上出现显著下滑。
多项土地政策叠加 溢价率大跌
中原集团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11年13个重点城市居住用地最高溢价率的平均值为110%,而2007、2009、2010年同一指标曾分别高达431%、252%、272%。同比数据来看,仅重庆略高于2010年的水平,而其余城市的表现均大幅低于前三年的水平。
中原集团研究中心认为,溢价率大幅下滑的原因主要来自于多项土地政策的实施。其中,国土部于2010年底发出通知,要求土地溢价率超过50%的作上报处理。此后,多个城市大幅上调土地出让底价,以致高价地块底价出让的现象频频出现。此外,“综合评标”、“限地价,竞配建”等土地出让改革方式亦成为严控溢价率涨幅过大的重要手段。
然而,随着楼市调控持续深化,土地市场逐渐呈现出低迷态势。政策环境的不明朗使得开发商对后市缺乏信心,萎靡不振的新房销售市场也使开发商的资金链日益绷紧,开发商拿地愈发谨慎,甚至个别房企公开声称“不拿地”。受此影响,年末土地市场难有起色,2011全年土地成交低迷已成定局。
2023-10-23 14:41
2023-10-23 14:18
2023-10-23 13:58
2023-10-20 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