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形势发生什么变化,宣传文化工作的重要地位不能变,宣传文化工作的政治优势不能丢。”昨日下午,我市召开宣传文化工作会议,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建华强调,全市宣传文化系统要牢牢把握“好中求进”的工作基调,全面开创我市宣传文化工作新局面。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潘新潮,副市长喻丽君出席会议。
把握“好中求进”基调开创新局面
会议总结了过去一年的工作,对全市宣传思想工作先进单位、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徐建华高度肯定了取得的成绩,称赞全市宣传文化战线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思想保证、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特别是潘新潮分管宣传文化以来,积极思考、主动谋划、激情作为、快速反应,宣传文化工作有思路、有创新、有亮点。
徐建华指出,当前,东莞正处在高水平崛起的关键时期,宣传文化工作担负着为全市改革发展提供思想文化保证的重大历史使命。各级党组织、宣传部门既要看到我们在政策支持、物质保障、工作基础方面面临的机遇和条件,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面临的一系列新挑战、新要求、新使命。无论面临的形势发生什么变化,宣传文化工作的重要地位不能变,宣传文化工作的政治优势不能丢。
徐建华强调,新的一年,全市宣传文化战线要按照“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总要求,牢牢把握“好中求进”的工作基调,唱响“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东莞、实现高水平崛起”的最强音,推动工作出亮点、创品牌、上水平,全面开创我市宣传文化工作新局面。
引导群众理性合法表达利益诉求
今年是实现高水平崛起的起步之年,徐建华要求,全市宣传文化战线要紧紧围绕高水平崛起的战略目标,以开展“高水平崛起学习讨论活动”为抓手,引导全市上下牢固树立高水平崛起的忧患意识、使命意识、责任意识,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以“杀出一条血路”的气魄胆识,以打攻坚战、持久战的思想准备,走出一条高水平崛起的新路子。
以各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为龙头,以东莞学习论坛、网络学习天地、机关大学堂等为载体,采取报告会、交流会等形式,进一步拓宽领导干部的视野,增强广大干部引领和推动高水平崛起的能力。同时,整合社科等部门的力量,借助专家学者、民间智库,加强对高水平崛起的理论研究,尽快制定形成相关指标体系,为高水平崛起提供战略指引和理论支撑。
要深入研究群众思想状况,充分掌握社会思想动态,到工作困难的地方去排忧解难,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理顺情绪,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做好普法宣传工作,消除不和谐因素,为党和政府分忧,为改革发展清障助力。
突发事件新闻处置要突出“快”字
会上,徐建华就如何做好舆论引导进行了深入阐述。他说,全市宣传文化工作要围绕迎接党的十八大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的召开,开展好重大主题、重大活动、重大典型等宣传报道,发展壮大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
在突发事件新闻处置上,必须在坚持真实、准确的前提下,突出一个“快”字,要把信息发布和新闻报道作为处置突发事件的重要环节,同应急工作一起部署,一起组织实施。
在正确对待舆论监督上,各级领导干部都要自觉接受舆论监督,养成在舆论监督之下开展工作的习惯。配合接受记者采访,及时向媒体和群众阐述党委和政府的主张。要善待媒体、善用媒体、善管媒体,充分发挥媒体在服务和宣传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在加强新兴媒体建设上,既要积极利用、大力发展,使之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巨大力量,又要强化管理、有效管理,探索建立行政监管、行业自律、技术保障相结合的新兴媒体管理格局。
提升东莞美誉度展示活力新东莞
去年,我市成功蝉联“全国文明城市”,徐建华会上给全市宣传文化战线“加压”——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弘扬“海纳百川、厚德务实”的城市精神,培育具有时代特征、广东特色、东莞特点的人文精神,为实现高水平崛起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他说,下来要进一步巩固文明创建成果,完善文明指数测评体系,实行差额推荐申报制度,充分调动基层文明创建的主动性、创造性,努力形成城乡一体的创建格局,争创更多在全省、全国能够广泛推行的特色亮点和重大经验,为夺取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奠定扎实基础。
同时,开展好各类主题实践活动,提升市民素质。尤其重要的是加大城市宣传口号、标识系统和整体形象的推介力度,充分借助节庆活动、文化交流、招商引资、媒体正面报道等渠道进行策划推广,对内营造团结奋进、共建共享的精神家园,对外彰显大气包容、开放创新的城市气质,进一步提升东莞美誉度,全方位、多角度呈现“每天绽放新精彩”的活力东莞。
提供均等便利优质公共文化服务
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实现高水平崛起,文化是根本”,如何大力加快文化建设?徐建华指出,要着眼创品牌,进一步繁荣发展文化事业。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抓手,继续完善一批高水准文化设施,打造一批知名文化景观,提升一批品牌文化活动,进一步擦亮近代史文化品牌和岭南文化品牌。
要着眼竞争力,大力提升壮大文化产业。立足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加快发展创意设计、动漫游戏、现代传媒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文化与经济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粤港澳文化创意产业实验园区、塘厦东八音乐创意园区等文化创意园区的集聚效应,着力推进大企业、大项目建设,不断增强东莞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争当产业高级化的先行者和引领者。
要着眼幸福感,深入推进“文化惠民”。立足于改善基层群众的文化民生,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不断完善市、镇、村三级服务网络,扩大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努力提供均等、便利、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让广大群众共享“幸福东莞”的建设成果。
绝不给错误思想提供传播渠道
最后,徐建华还就宣传文化工作科学化提出了要求。一要抓阵地。全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媒体功能,切实加强对媒体规律的认识,重点抓好以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为主的新闻传播舆论阵地建设,做到工作尽责、守土有责,绝不给错误思想提供传播渠道。
二要抓统筹。各部门各镇街要牢固树立大宣传、大文化意识,更加主动地探索建立调度有方、反应快速的组织协调机制,确保宣传文化工作上有引力、下有撑力、内有动力、外有助力,努力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宣传部门协调指导、各级各部门密切协作、社会各界广泛支持参与的工作格局。
三要抓创新。善于运用大众传媒,善于运用文化载体,善于运用各类活动,善于运用高新技术,从实际问题切入,解决人们的思想认识问题。要多运用群众的生动语言,多联系群众的身边事例,使宣传文化工作更加入耳、入脑、入心,不断增强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
2023-11-04 15:59
2023-11-03 18:05
2023-11-03 14:55
2023-11-03 1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