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国内某房产企业转行养殖行业
昨天,《全国房企多元化经营调研评估报告》显示,在目前市场环境下房地产业转型已经成为趋势,其中商业、金融、矿产行业成为房地产企业跨界发展最为集中的行业。报告还揭示,当前房地产行业风险加剧、平均利润率下降是促使房地产企业纷纷转型跨界进入其他行业的主要动力。
地产商进军商业、金融领域
一直以来,房地产行业是产业资本、信贷资金及社会资金的主要集散地,但持续近两年的严厉房地产调控已让不少房企倍感寒意,越来越多的房企开始寻找“兼职”,希望通过跨界经营熬过冬季。周建成博士指出:“目前,向房地产相关行业拓展多元化经营是主流,以进驻商业经营、金融领域为主,这些企业一般是大中型房地产领先企业。”
通过研究2011年销售金额TOP20国内房企的业务组合后发现,除中海地产与碧桂园两家企业,其他企业均已进行了相关多元化经营扩张。这些企业在以地产开发为主导的同时,开展与地产业务相关的上下游业务。在这其中,涉足商业经营(酒店、百货、影院等)的最为普遍,其中比较成功的有万达、世茂、绿地等。
其次,向金融方向拓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设立产业基金的房企有中海、金地、华润、绿城、万通、嘉凯城、世贸、复地等。分析发现,跨界进行房地产基金经营的房企基本都是行业内的领先企业。在基金运作模式上,国内主要以投资型基金为主,在基金设立方式上,基本上由房企成立基金管理公司并发起设立房地产基金。此外,绿地集团更是通过增资直接控股盘锦商业银行,并参股多家地方商业银行以及金融机构。
周建成还指出:“那些向无关行业进行多元化经营的房企,主要以进军矿业、能源领域为主。这些企业大多是中型地方房企。”此外,一些大型地产商也开始瞄准能源领域,较早转型的绿地集团,目前能源产业已经成为集团仅次于房地产业的第二支柱产业,已初步形成煤炭产运销、石油储运销两条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行业利润率下降是转型动因
分析显示,近几年来房地产业利润不断摊薄,多元化经营有利于拓宽房企利润渠道,推动企业持续发展,这是房地产商转型的主要原因。据中国房地产决策咨询系统和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我国10个典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库存总量高达599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约39.22%,库存量处于高位运行状态。从业绩增长幅度来看,全国TOP10和TOP20房地产企业销售金额的增长幅度从2010年的65%和58%分别下降到2011年的18%和17%。在上海地区,上海TOP50企业(上海房协评选的上海50强)利润总额增长率呈现不断下滑态势。
研究还发现,房地产业风险持续加剧,多元化经营能够有效分散房企经营风险,保证企业稳定运行,这是房地产企业频频跨界另一原因,甚至有专家认为,房地产黄金十年已经结束。但是,多元化经营的潮流对于企业发展也是一把双刃剑,任何一家房企对待多元化都应慎之又慎。以矿业为例,一方面矿产能源行业利润丰厚,平均行业利润率高于15%,甚至达到20%。但行业门槛也高,前期融资成本大,甚至超过房地产信托的融资成本,而且投资周期长、受政策影响较大,且地下资源的储量与地质勘探的结果可能会有一定的偏差,并且一旦出现安全事故,矿企将会停产从而影响企业现金流。
2023-11-04 17:01
2023-11-04 16:10
2023-11-04 15:59
2023-11-03 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