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如若极度焦虑,又找不到解脱之计,那么,个人的建议是,一定要善于比较。如此一来,浮躁的心情会好受很多。当然,对比的参照物要选好,否则,只会加剧痛处。
看到开头,相信聪明的读者如你已然知道我的用意。没错,我是想说,进入2012年后,对于开发商而言,应该要感到开心。尽管从大势来看,从紧的政策环境依然未显宽松之态,甚至温家宝总理强硬的“要让房价回归合理”表态再次打消了仍寄希望政府救市开发商的念头,但你们不能因此就深感彷徨。需要看到一个迹象,政府是会保护刚需消费群体的,这不,元宵一过,银行就将首套房利率恢复至基准利率。如果将此和去年同期的环境相比,今年无疑好很多。
这么说,读者千万不要误会,我绝非收受开发商的好处,在此公开偏袒他们。相反,始终如一地站在消费者、开发商、政府之间的平衡立场来审视楼市,这是坚持不变的宗旨。只是,于政策而言,大力支持首套房置业群体,我一直举双手赞成。早在两年前,我就倡议政府应该要保护首次置业者,在税收政策给予相应倾斜。这两年,楼市变化出奇意料,房价反弹屡创新高,政府才在所不辞,甚至祭出行政式限购政策,实属迫不得已。
只是政府虽有难言之隐,但一些在宏观调控中暴露出的问题,也当正视。譬如政府一直强调政策调控的根本目的在于去住宅市场投资化,这就相当有考究。此轮调控,以去投资化来衡量,确实拦住了相当一部分资金进入楼市。但所有人的心都还悬着,因为这些政策都具有一个共同特征:临时性。而临时性就意味着随意性,说不定哪天说改就改了。
去投资化的长期政策仍停留在专家的一句话,决策层还在犹豫、权衡。限购还要多久,房产税何时全国推广,住房的投资属性要去除到何种程度,决策层应尽快给明确预期。这样,市场的资金也要提前找好退路。否则,退进都不是,受煎熬的是全社会。
回到文章开头,煎熬可不是一件好事,它远比焦虑要更为痛苦。当痛苦一直在蔓延,其危害不可小觑。
2023-11-04 16:10
2023-11-04 15:59
2023-11-03 18:05
2023-11-03 1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