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莞龙路下桥水果市场路段,路变成了水路
本月以来的连场雷暴雨,让东莞再受“涝伤”。昨日,市水务部门发布近期强降雨涝情统计情况,已建成的内涝整治工程发挥“防涝”作用,基本“不涝”或者“轻涝”。
市水务部门表示,今年市政府还将投入3亿元,启动市区内涝整治应急三期工程(新开河系统)北侧分流工程。银山街、天虹商场、罗沙市场、雍华庭等涝点附近的市民有望告别水浸街。
今年降雨强度有所增大
近期,受低压槽和弱冷空气影响,我市于4月13日、19日、20日已连续出现几次大暴雨的降水过程,并伴有雷暴和大风。由于短时降雨强度大,持续时间较长,市区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内涝。
根据气象监测站点的降水记录,4月13、19、20日最大时降雨量,莞城达到79.3毫米,东城达到75.5毫米,南城达到41.5毫米,万江达到71.5毫米,降雨强度较近年有所增大。
我市市区排水设施陈旧、历史欠账多、规划建设标准低。为有效缓解市区内涝情况,市委市政府从2009年开始实施市区内涝整治应急工程,按照“先易后难,点面结合”的思路,以高排涝标准进行设计和施工,概算投资2.86亿元,主要实施了系列工程建设。
内涝整治工程发挥效益
成效如何?市水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根据近期强降水的调查统计,虽降雨强度较大,但仍未超过已建的内涝整治工程设计标准,内涝点整治后的工程效益得到较好发挥。
其中,南城已建工程的雀巢片区、宏远路、鸿福路内涝点均无内涝情况发生,建设路因内涝整治工程尚未完工,仍然存在0.2米的内涝;莞城已建工程的市桥河西城楼大街、北正路、西正路等内涝点无内涝情况发生,但局部地势低洼的迈豪街等因排水管渠狭小淤塞,且雨水口没有及时清理,还存在0.4米的内涝,随着市桥河泵站的开启,积水较快消退;东城已建工程的材料装饰市场等内涝点无内涝情况发生。
2023-11-04 17:13
2023-11-04 17:01
2023-11-04 16:10
2023-11-04 1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