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房地产市场已经融入珠三角地产圈
近日,围绕社科院蓝皮书事件,国内关于房价收入比再次被热炒。数据显示,东莞从2004年以来,房价收入比一直高于6的警戒线,其中房价上涨的2007年上升到10.93,2008年仍保持在11.84的水平,和一线城市持平。
所谓“房价收入比”是指一个地方的房屋总价与居民家庭年收入的比值,这一指标主要用于衡量房价是否处于居民收入能够支撑的合理水平。
房价收入比高于警戒线
根据历年东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 1978年,东莞全市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0.5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49元。到2008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到3026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也增至12328元。其中城镇收入最高的10%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6034元。
参照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提供的计算方式,房价收入比=住宅价格/居民有效购买力=(住宅销售单位面积价格×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家庭平均人口)/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家庭平均人口=(住宅销售单位面积价格×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以此为基础,可以推算出2002年~2008年东莞的房价收入比情况。(见下表)
结果显示,东莞从2004年以来,房价收入比一直高于6的警戒线,房价上涨的2007年上升到10.93,2008年仍保持在11.84的水平。而深圳2007年达到13.15,广州2007年达到12.09,上海2007年达到11.25,从房价收入比来看,东莞基本和一线城市持平。
统计误差难以避免
东莞中原地产研究部经理车德锐表示,东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的人均收入是按照户籍人口计算,而不是按照常住人口计算,计算数据难以客观。
深圳营销学家戴欣明则表示,单单看房价收入比存在一定的制度上的欠缺,主要是因为中国没有物业税,房地产还是高收入人群的货币保值增值的最主要手段。只要政策允许,就会出现价格上涨的局面。
业内三人谈:东莞房价受深圳客影响大
记者:从2004年以来的情况看,东莞的房价收入比在2007年前基本都在7以下,2007年开始出现大幅增长,主要原因是什么?
戴欣明: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是东莞与深圳楼市具有联动性。2005年开始深圳房价上涨,因此,深圳周边房地产市场,如东莞市场就有了投机的机会。经过这么一轮的冲击,东莞房地产市场已经融入珠三角地产圈,这个联动波动就会缩小,甚至形成同时上涨的局面。
低收入群体应买经适房
记者:按照国际通行说法,房价收入比在3~6之间为合理区间,东莞从2004年以来都高于此,是否说明房价远高于东莞市民实际收入?
戴欣明: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不论是东莞还是其他城市,中国的房地产价格都远高于市民的实际收入水平。
林毓群(合富辉煌市场研究部总监):由于收入不透明,很多人的名义工资也许不高,但都有其他赚钱门路,而这些收入,不是统计报表所能涵盖的。由于收入普遍地低估,直接导致了房价收入比数据会与实际情况出现误差。根据《2008年东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去年城镇最低10%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11172元,以此计算,这部分人的房价收入比高达33.01。城镇低收入人群往往难以承受购房压力。
戴欣明:城镇低收入者本来就不应该用购置商品房的形式解决居住问题,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是合理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的途径。如果让经济适用房以及廉租房起到抑制房价的作用,这些房子占商品房的比例应该在35%左右,而现在没有哪个城市达到这个水平。
合理价位之争
记者:东莞普通住宅的合理价位区间是多少?
戴欣明:东莞普通住宅的合理区间应是在均价3000~4000元之间。置业者理想的价格水平是一套100平方米的房子扣除一个人日常开销后,用十年实现物业自有化的可接受价格。按照东莞政府预期的今年城市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2084元计算,一个普通市民的月工资是4173元,除去每月1500元的生活费,月纯收入是2673元。10年为32万元,换算成房价就是3200元/平方米。
车德锐:东莞近三年的GDP复合增长70.4%,东莞近三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复合增长31.7%,取两者均值51.1%,按2004年东莞房价3336元/㎡计算,东莞目前合理房价应为5300~5500元/㎡。
2023-11-03 11:53
2023-10-24 13:51
2023-10-24 13:41
2023-10-23 14:41